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是21世纪初国际关系中的大事,是中国与邻国探索建立新型安全模式、新型国家关系和新型区域合作模式的产物,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历程、影响因素与发展前景是上海合作组织二十年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上海合作组织的创立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符合成员国的根本利益,它的创立、巩固与国际形势同频共振。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庞大鹏认为,上海合作组织顺利发展会使中俄关系更加密切,而中俄关系密切又会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前进,二者相辅相成。上海合作组织未来发展需要深挖合作潜力,推动后疫情时代区域经济复苏和繁荣发展。
在国内外复杂背景下,上合组织发展应做到:
1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治、经济、社会的影响严重威胁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上合组织将继续发挥支柱作用,逐步实现上合组织地区发展繁荣。
2
统筹把握新时期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对上合组织的影响,需要充分考虑美国因素和俄罗斯因素,妥善处理中印边界问题。
3
积极谋划加强内部机制建设势在必行。要处理好上合组织同其他国际组织有交叉和重叠的问题,建立上合组织协议执行情况的监督机制,继续大力巩固与发展经贸合作。
更多精彩观点
01
上合组织的发展历程
中国同俄罗斯、中亚有悠久的交往历史和友谊。苏联解体后,中国同俄罗斯、中亚五国面临许多共同任务和问题。同时,在20世纪后半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中国同俄罗斯、中亚五国曾有相似的意识形态。这些都使上合组织的创始成员国在交往中比较容易找到共同语言。历史与现实的需要促使上合组织最终登上了国际*治舞台。
初创建设:稳定边疆,构筑欧亚大陆的安全屏障。
上合组织是由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构成的“上海五国”演变而来。“上海五国”的提法最早出现在年。年4月26日,中、俄、哈、吉、塔五个国家的领导人在上海举行第一次会晤。这五个国家地理位置接近,领土总面积广大,人口众多。因此,其领导人开始为解决地区现实问题而定期举行会晤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根据第一次会晤结果,五国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稳定边疆,构筑欧亚大陆的安全屏障,这对“上海五国”各参与方都是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俄罗斯对签署该协定的*治意义也有明确认识。年4月24日,叶利钦访华前在俄远东哈巴罗夫斯克发表讲话,强调指出从法律上明确远东的俄中边界具有重要意义。叶利钦表示,在俄中关系的年历史中,首次同中国有了一个实际上彻底明确,并从法律上予以确认的边界。叶利钦还指出,远东和外贝加尔地区的发展计划需要巨额投资,俄罗斯联邦预算约占整个投资的1/4,但国家的投资应成为从其他来源包括外国引进资金的促进因素。远东拥有成为俄罗斯通往亚太地区的门户的极好条件。利用这些条件,打破俄罗斯与邻国相隔绝的局面,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任务。叶利钦强调,正因为如此,加强同俄罗斯的强大邻国——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以及其他太平洋国家的关系具有特殊意义。俄罗斯的国家利益是叶利钦制定“上海五国”*策的主要动力,这也为俄罗斯支持将“上海五国”机制发展为多边组织奠定了观念基础。
边界是连接“上海五国”的纽带。中俄边界在法律上的形成经历了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在两国关系恶化的时期,边界谈判几乎是两国高级外交接触的唯一途径。直到苏联解体,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同中国一起进行边界谈判,这一过程才到达终点。年签署的《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不只是对边界调解的简单确认,而且五国共同承担起了最大限度非军事化保障边界线未来和平与安宁的责任。对中国而言,同俄罗斯等原来属于苏联的4个国家签署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对中国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中国形成军事现代化路线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步骤。因为中国由此就能够减轻同原来苏联接壤的边境地区的军事负担,全力以赴地投入军事现代化。也就是说,中国可以全力以赴地处理对中国国家安全有影响的其他不稳定因素。从推进同俄罗斯的军事合作来看,稳定边界也具有重要意义。总之,稳定上述边界是保障中国实现军事现代化的前提。
年4月24日,“上海五国”领导人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二次峰会上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协定确定了遵守不在边境地区扩军义务的严格监督机制。《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和《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的签署是亚太地区军事缓和道路上最初的实际步骤,为和平解决领土争端创造了先例。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尚未解决彼此边界问题而进行核试验的情况下,这一成就具有特殊意义。“上海五国”年和年两次会晤及其签署的文件表明,中、俄、哈、吉、塔五国决心成为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相互之间保持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关系。
凝聚共识:从加强边境地区信任到各个领域全面合作。
年和年的两次会晤是以中国为一方,俄、哈、吉、塔为另一方。从第三次起,会晤变成五国间的多边会晤,五国合作机制由此启动。一年一度的元首会晤被固定下来,轮流在各国举行。年7月、年8月和年7月,先后在阿拉木图、比什凯克、杜尚别举行五国领导人会晤。年7月3日,“上海五国”国家元首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行第三次会晤,五国外长在会晤结束后签署了联合声明,声明支持哈萨克斯坦提出的关于召开亚洲相互协作和信任措施会议的建议。年8月24日,“上海五国”领导人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例行会晤,签署了确定战略伙伴关系基本方针的宣言,讨论了打击越境犯罪和*品走私的问题,特别提出恢复“丝绸之路”的问题。年7月5日,“上海五国”国家元首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会晤,讨论各成员国在确保地区稳定安全方面,在有效打击国际恐怖活动、宗教极端主义、分离主义、贩卖*品和非法移民方面的相互协作问题。此次会晤,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首次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
年的元首峰会承前启后,而且于中俄双方在全球层面紧密合作的背景下召开,对建立多极世界等问题达成广泛共识。五国元首签署的《杜尚别声明》就《反弹道导弹条约》指出,该条约是维护战略稳定的基石和进一步削减战略进攻性武器的基础,必须无条件地维护并严格遵守,强调了反对美国国家导弹防御计划。《杜尚别声明》尤其指出,世界的“多极化”将成为维护世界稳定的重要因素;没有联合国决议,国际军事组织不能擅自行使武力;世界所有国家都应加入核不扩散条约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等等。此外,对于制止以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为依托的分离独立运动,五国确认了加强军事合作的方针。五国元首表明了对阿富汗内战的担忧,指出阿富汗的状况对地区和国际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这次峰会召开之前,中俄举行了普京就任总统后两国元首的首次会晤。两国元首一致认为,为实现世界的“多极化”,两国要在所有问题上加强合作,以取得主导权。
正式成立:从“上海五国”到上合组织。
基于多边主义外交的不断实践,“上海五国”元首会晤的内容不断扩大,由加强边境地区的信任和裁军问题发展到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最高级会晤因此也逐渐变成传统,成为连接“上海五国”的另外一条纽带。与此同时,在“上海五国”的框架内,除元首会晤外,又相继建立了外交、国防、执法与安全部门领导人(“比什凯克小组”)、国家协调员等会晤机制。
经过五年来的最高级会晤,到年元首会晤时,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高度评价“上海五国”成立五年来在促进并深化各成员国之间睦邻互信与友好关系、巩固地区安全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五国一致认为“上海五国”的建立和发展顺应了冷战结束后人类要求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展示了不同文明背景、传统文化各异的国家通过互尊互信实现和睦共处、团结合作的巨大潜力。五国元首确信将“上海五国”机制提升到更高的合作层次,有利于各成员国更有效地共同利用机遇和应对新的挑战与威胁。年6月,乌兹别克斯坦正式加入“上海五国”机制,中、俄、哈、吉、塔、乌六国元首在“上海五国”机制的发源地上海举行会晤,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从而把“上海五国”机制提升到更高的合作层次。
巩固发展:建章立制,扩大合作。
从上合组织成立至年塔什干峰会设立“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反恐机构”,这一时期上合组织积极建设合作机制和常设机构,明确了上合成员国范围内多边合作的主要领域和基本方向。
年7月4日,上合组织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元首峰会。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获接纳为观察员国。年6月15日上海峰会至年杜尚别峰会,这一时期上合成员国积极扩大合作领域,并逐步接纳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国。尤其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