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寻找苏联母亲55年的黎远康61岁赴俄,8
TUhjnbcbe - 2022/4/23 18:29:00
斑蝥酊斑秃 http://news.39.net/bjzkhbzy/190322/6985742.html

来源今日头条·最人物纪账号

年12月,来自河南洛阳的61岁大叔黎远康跟随央视节目组《等着我》一起来到了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黎远康来到这里的唯一目的,就是寻找自己失散55年的苏联母亲瓦莲金娜。而在两国电视台的帮助下,年12月18日下午,黎远康终于和55年未曾见到的母亲重逢。重逢时,母亲瓦莲金娜痛苦着用中文说道:我也在找你。这一幕感动了无数人,本期最人物纪就带大家走近黎远康寻母记。

黎远康和母亲

中苏跨国婚姻

年12月23日,黎远康出生于甘肃兰州,父亲黎怀钰是四川成都双流人,父亲出生的年代,国家正处于动荡不安。黎怀钰小学都没毕业就四处打工。13岁时,他进入位于成都双流的一家兵工厂当起了学徒。当学徒期间,黎怀钰学到了很多知识,慢慢地成为了机械方面的专家。

黎怀钰

18岁时,黎怀钰又进入成都飞机制造厂工作,内战开始后,黎怀钰又来到新疆谋生。在新疆工作期间,黎怀钰认识了苏联女孩瓦莲金娜。

瓦莲金娜,年出生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父母都是医生,当时苏联和中国关系融洽,苏联有很多人都响应*策,来到中国支援建设。瓦莲金娜的父母则带着女儿来到了新疆,医院工作,瓦医院的护士。

瓦莲金娜

年的一天,医院里看病,瓦莲金娜刚好就是陪护的护士,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并很快发展成为恋人。

年,瓦莲金娜嫁给了比他大15岁的中国男人黎怀钰。同年,他们的女儿在甘肃酒泉出生了。一年后,儿子黎远康也来到了人世。这对跨国婚姻虽然一开始不被人们看好,但随着儿女的出生,一家人的生活幸福而快乐。

黎远康的父母

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当时国家号召广大青年建设东北。黎怀钰为了响应号召,带着全家人乘坐火车来到了东北。

到东北后,黎怀钰先是进入沈阳飞机厂工作,而妻子瓦莲金娜则带着两个孩子定居在长春,同时她还在长春的一所中学当起了老师。

沈阳矿山机械厂

刚开始的时候,黎怀钰还有假期,还能经常回到家里探望妻儿。但后来,黎怀钰被调入沈阳矿山机械厂工作,自此,他的工作十分忙碌,平常几乎没有假期,直到春节的时候才能和家人团聚。

在黎远康的印象里,父亲很少回家,家中的一切都是母亲在操劳,小时候,他就和母亲姐姐三人相依为命,生活相当艰苦。但他们也知道,父亲之所以如此努力,也是在为这个家这个国家拼搏,未来家人们的生活一定会慢慢改善的。

黎远康和母亲还有姐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母亲不得已离开中国年,苏联突然开始了大规模的撤侨行动,这次撤侨行动要求所有在中国支援工作的苏联人离开中国回到苏联。当然了,这其中就包括了瓦莲金娜。

瓦莲金娜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她知道如果一旦离开,这个家就破碎了。但是当时她的父母已经撤离了中国,她也不得不回到苏联。

苏联专家和中国技术人员合影

当时,瓦莲金娜怀着沉重的心情和丈夫黎怀钰商量,希望黎怀钰能和自己到苏联工作生活。但黎怀钰的父母亲人都在四川老家,而且他在沈阳矿山机械厂的工作任务也十分重要,如果突然离开,肯定会对国家造成损失。

所以,黎怀钰是肯定不愿意离开的,那么两个孩子该怎么办呢?到底是跟着妈妈离开还是留在中国呢?夫妻俩商量一番后,打算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当时两个孩子不到10岁,他们根本不明白选择的意义是什么?也不知道选择了母亲意味着离开父亲,选择了父亲意味着离开母亲。

一家四口

这个时候姐姐先做出选择,她选择了母亲,而黎远康则选择跟着父亲。

就这样,瓦莲金娜带着姐姐离开,而黎怀钰则将儿子黎远康留了下来。

临别时,黎远康看到母亲和姐姐收拾好了行李,难道她们要永远离开了?这个时候,黎远康才意识到了选择的含义,他跪在母亲跟前,求着母亲不要离开。无奈之下,瓦莲金娜打算背着丈夫将两个孩子全部带到苏联生活。

满洲里到莫斯科火车

年4月的一天早上,瓦莲金娜带着儿女登上了从沈阳经满洲里再到苏联的火车。黎怀钰下班回家后,发现儿子不见了,他十分着急,立刻打电话寻求帮助,希望铁路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帮助自己拦住瓦莲金娜。

就这样,瓦莲金娜母子三人乘坐的火车还没到满洲里的时候,工作人员就已经在站台等候他们了,另一头,黎怀钰搭乘着最近的一班火车,火速赶往满洲里。

满洲里火车站

下午时,瓦莲金娜乘坐的火车到达了满洲里,她们三人被工作人员叫了下来。另一头,黎怀钰也很快来到了站台。一家四口在满洲里站台相拥而泣,他们明明都舍不得对方,但又不得不选择离开。

最终瓦莲金娜牵着姐姐的手坐上了从满洲里到苏联的火车,黎远康则和父亲坐上了从满洲里到沈阳的火车。临别时,瓦莲金娜和姐姐哭得十分伤心,黎远康还主动安慰起了两人:““妈妈,你不要哭!姐姐,你不要哭!我们过一个星期就回来。”

情景还原

年幼无知的黎远康何曾知道,他们这一别,再见面时,已经是55年之后的事情了。

回到沈阳后,黎远康刚开始还行,后来他就越来越想母亲了。他开始大喊大叫,哭着求爸爸将母亲还给他。但父亲也很无奈,瓦莲金娜走后,他又当爹又当妈,每天工作很累,回到家还要给儿子做饭。孩子没鞋穿了,父亲还要学着给儿子纳鞋。

黎远康看母亲的照片

这一切黎远康都看在眼里,他知道自己很可能见不到母亲了,之后他一想母亲,就拿出他们一家四口的合照,看着看着就流泪了。

从沈阳来到洛阳年秋天,由前苏联援建的洛阳矿山机器厂在河南洛阳动工建设,作为老机械师,黎怀钰申请调到洛阳工作,这样他也离老家四川更近了。

洛阳矿山机械厂

就这样,黎远康从一个东北人变成了一个河南人。但在洛阳人眼里,黎远康是一个苏联人。那时候,黎远康经常被父亲带到厂子里,工人们一看到黎远康就说:”快看,小苏联又来了“。

对于大人们这般称呼,黎远康已经习惯了,作为一个混血儿,上学期间,他也被同学们视为异类,经常受到同学们的嘲笑。起初,他还会和同学争论,后来也就习惯了。他将一切愤怒化为动力,在学校里认真学习知识。

小学

小学到了5年级,黎远康就因为学习成绩优秀跳级了,这在全校来说并不多见,黎远康非常想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母亲,但母亲却已经不再身边了,他只能对着母亲的照片诉说自己的荣誉。

父亲再婚年,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黎怀钰也对再次见到妻女失去了信心,陷入了绝望。最终他选择了再婚,重新组建了家庭。父亲重新组建家庭,黎远康自然很不情愿,他哭了很久,但很快他就想通了,多年来,父亲为了照顾他吃了很多苦,如今能有个女人来到这个家庭,应该会减轻父亲的负担。

机械厂工人

年,黎远康高中毕业,当他想要继续深造的时候,十年文革开始了,无奈之下,黎远康只好放弃学业,进入洛阳矿山机器厂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工人。

那时候,黎远康渐渐成熟,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也想过通过各种手段试图联系母亲。可当时通讯条件落后,而且中苏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想要联系到母亲更是难上加难。

年,黎远康在父亲的安排下和当地女孩结婚了,婚后,他们也很快拥有了自己的一双儿女。看着自己的儿女一天天长大,黎远康内心五味杂陈,他越来越明白做父母的不易,他想着自己如此思念母亲,那母亲也一定会非常思念自己。所以他很想找到母亲,让两个人脱离这种思念之苦。

父亲去世年,黎远康的父亲退休了,退休后,黎远康将父亲接到了身边照顾。一家人在吃饭时,黎远康总会刻意给母亲和姐姐摆上刀叉,因为他觉得母亲和姐姐在国外待了很多年,一定不习惯用筷子了。

情景还原

年,68岁的黎怀钰患上了淋巴癌,此时父亲已经卧病在床,一天不如一天,黎远康每天都陪伴在父亲身边,照顾着父亲,与此同时,他又想起了妈妈和姐姐。他心想,父亲这一走,估计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见到母亲和姐姐。

那些天,黎远康通过各种手段,希望能联系到母亲。但当时通讯落后,即使他再努力也是徒劳。父亲最终还是等不及先离开了人世。

黎远康

父亲去世后,黎远康更加坚定了寻找母亲的信心,他一定要找到母亲和姐姐,这样父亲在九泉之下也会安息。

上世纪80年代末,中苏关系慢慢破冰,恢复正常化,黎远康重新燃起了找到母亲的希望,他开始借用媒体报纸,也时常到港口接触一些苏联船员,希望能从他们这里获取一些情报,但多年来的坚持仍然一无所获。

苏联解体

年12月26日,苏联正式解体,这个时候,黎远康开始迷茫了起来,曾经他还知道母亲就在苏联,可是现在,他连母亲在哪个国家都不知道,一时间,他又失去了方向,当时他手上没有任何线索,他只知道母亲和姐姐的名字,手上拿着一张他们的合照,其余任何信息都没有,这样寻找等同于大海捞针。

无奈之下,黎远康只能暂时停下寻找母亲的工作,他开始认真经营起了自己的家庭,将自己的一双儿女培养成材,希望儿子黎明能够为自己实现找到母亲的希望。

退休后的黎远康

年,黎远康退休了,退休后,他有了更多空余的时间,寻找母亲的计划再次被提上日程。而这个时候,媒体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黎远康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通过节目和母亲重逢年,黎远康在高中同学聚会时得知,他老师的儿子张飞正好在俄罗斯莫斯科的华为分公司工作,黎远康主动要了张飞的联系方式,将自己寻找母亲的故事和张飞说了。然后希望张飞能够帮助自己留意一下。

黎远康整理寻亲资料

张飞得知这一切后十分感动,建议黎远康将寻亲资料寄给他,他会交给俄罗斯电视台,希望通过媒体的力量找到他的母亲。

当时俄罗斯电视台刚好有一个中文名为《等着我》的节目,这个节目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苏联解体后,那些分别的亲人能够团聚。是一档大型跨国寻亲的节目,黎远康的故事非常符合这个节目的要求。

等着我节目

在拿到黎远康的寻亲资料后,节目组的工作人员通过不断比对,居然发现这份寻亲资料中的照片和一份来自哈萨克斯坦寻亲资料中的照片一模一样。节目中当时就判断,黎远康的母亲很可能就在哈萨克斯坦。

年9日,中央电视台俄语频道开播,当时每周末都会有一档中俄合作的节目《等着我》播出。而黎远康的故事也被节目组记录了下来。

黎远康通电话

年12月,黎远康接到了中央电视台的一通电话,对方告诉黎远康,希望黎远康能跟随节目组到莫斯科走一趟。接完这通电话后,黎远康信心十足,他预感到自己的亲人一定找到了,但是他深知母亲年事已高,很可能已经离开人世了。但他希望母亲还在,抱着一丝希望黎远康来到了莫斯科。

演播室

年12月18日下午,这档跨国寻亲节目全球直播,在北京演播室里,黎远康的儿子黎明坐在演播室里,在莫斯科演播室里,黎远康的母亲瓦莲金娜也坐在演播室里。通过主持人的简短介绍后,瓦莲金娜用中文说道:黎明,你的爸爸在什么地方,我想看一下。黎明回答道:我的爸爸在莫斯科。

惊讶的老太太

那一瞬间,瓦莲金娜眼中泛起了泪花,表现出一脸惊讶的样子。随后俄罗斯电台主持人说道:黎远康,你出来吧。

黎远康走了出来,到母亲身边后,立马就跪下了,然后母子俩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而黎远康的姐姐也在现场陪同着妈妈,看到了弟弟。分别55年后,61岁的黎远康终于见到了已经80岁的母亲。

重逢时的母子

随后母亲痛苦道:我也在找你。

在和母亲深入交流后,黎远康才知道,原来这么多年,母亲也过得十分不易,也一直在找自己。

其实瓦莲金娜在回到苏联后,先后进入苏联的矿山和铁路部门工作,一直干到了退休,期间也没有结过婚。作为一个女人,她辛苦地拉扯着年幼的女儿,期间也受了不少委屈,但她也坚持了过来,并且将女儿培养成为了一个博士生。

黎远康和姐姐母亲

姐姐博士毕业后,在哈萨克斯坦的一家科研部门工作,将母亲接到了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一起生活。

到苏联后,瓦莲金娜也曾想过联系在中国的丈夫和儿子,但是无论她怎么努力却总是无法将信邮寄出去,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瓦莲金娜也只能暂缓和中国亲人的联系。

带母亲重回中国年12月31日,黎远康来到了母亲和姐姐生活的城市阿拉木图,在这里,一家人沉浸在重逢的喜悦中,看到母亲和姐姐的生活非常不错,黎远康也十分欣慰。但他还是希望能将母亲接回中国居住。

黎远康在阿拉木图

年9月,黎远康将母亲和姐姐接到了中国,母女两人在中国居住了一段时间,期间他们去了沈阳、北京、洛阳,后来还到海南旅游了。虽然母亲已经80多岁了,但是身体非常好,思维也十分活跃。

黎远康母亲在中国

在母亲和姐姐离开时,黎远康给二人采购了大量的礼物,光是礼物就装了十几个包裹,然后即便礼物再多,也无法表达他对母亲的爱。他多么想把母亲就此留在中国呀,但他也不能剥夺母亲和姐姐之间的爱。

后来的母子这次分别后,母子两人很久都没见面。

黎远康和母亲

年,黎远康和母亲的故事被重新提起,也迅速成为了中哈两国人民议论的焦点,对此黎远康再次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他个人表示十分荣幸,他也和84岁的母亲说:“妈妈你看电视了吗?我很感动,好像就跟你在一起一样。”

当时,黎远康生活在广西北海,已经过起了养老的生活,只不过,他和母亲还是没办法相隔两地,他很想让母亲到中国生活,但是种种原因下,他的想法很难被实现。

黎远康和母亲视频

无奈之下,两个人只能通过视频通话,虽然母亲还会些中文,但是黎远康还是自学俄语,希望能在和母亲交流的时候顺畅。

黎远康的故事深深感动了许多人,笔者在写的时候,也忍不住多次泪流。

没有国哪有家,和平年代来之不易,因为在这样的背景下,跨国婚姻才能幸福下去。

本文转自今日头条。非常感人,发人深思。在特定的条件下,个人和家庭的命运,逃不脱时代的潮汐汹涌。所以有人说时代的一粒会灰,落在个人的头上就是难以撼动的大山。谢谢作者!编者

图文源自网络权利属于原创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寻找苏联母亲55年的黎远康61岁赴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