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在哈萨克斯坦当时的首都阿拉木图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名称叫作宽轨国家运输部长和铁路公司领导人会议,这是一次蛮有意思的会议。
其实,会议的主题就是一个,能不能在中亚以及其他独联体国家修筑标准轨距铁路的问题,会议中各国代表吵得很凶,尤其是中亚国家。这次会议缘起于年9月12日中国将铁路修到新疆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境内铁路实现了顺利接轨。
先来科普一下铁路轨距,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种铁轨:标准轨距、宽轨距、窄轨距。人们把大于标准轨距的叫作宽轨、把小于标准轨距的叫作窄轨。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铁路使用的是标准轨距(简称准轨,轨距为毫米),包括美国、加拿大、中国、朝鲜、土耳其以及大部分欧洲国家和中东国家。
有一部分国家使用宽轨,其中,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和蒙古使用的是轨距为毫米的宽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使用毫米的宽轨;此外还有巴西、阿根廷等国使用毫米的宽轨。
使用毫米窄轨的国家主要有南非、苏丹等许多非洲国家和亚洲的日本;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使用的是毫米的窄轨(也叫米轨)。
好了,继续回到年的那次在阿拉木图召开的宽轨会议。会议期间,有一位法国记者问参会的俄罗斯代表,为什么俄罗斯当年要将铁路修成宽轨?这是为了军事需要吗?这位俄罗斯铁路行业代表显然非常专业,他说:年,贵国拿破仑皇帝入侵俄罗斯的时候,世界上还没有铁路,更别提铁轨标准了。
年至年间,英国(火车的发明者)、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美国都先后开始修筑铁路,并把毫米轨距确立为标准轨距。年,俄罗斯修筑第一条铁路的时候最初也考虑过使用标准轨距。
这位代表接着说:俄罗斯使用毫米宽轨是考虑到国内复杂的地质结构和气候条件,比如说中亚地区存在沙漠带、西伯利亚存在冻土带,为了火车能够平稳运行,我们不得不采用了宽轨,当然,俄罗斯也为此付出了比欧洲国家更高的铁路造价。
接着说这次会议为什么缘起于年9月12日中国将铁路修到了新疆阿拉山口,并与哈萨克斯坦境内铁路实现了接轨的问题。
其实,上世纪九十年代,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刚刚独立,很穷,石油等资源也基本被俄罗斯所控制。虽然是山水相连,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与他们的生意往来并不多。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亚国家能源和矿产资源得到大量开发,并找到了东方大买家,大量货物通过铁路运输到边界要换轨,非常不方便,通关效率大打折扣。
年,哈萨克斯坦领导人提出修筑一条全新的铁路,从中国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发,经过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吉尔吉斯斯坦的比什凯克、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土库曼斯坦的阿什哈巴德,与伊朗的标准轨铁路相连接,再跨过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直达欧洲大陆。全程都是标准轨距。
当年,国际舆论对哈萨克斯坦提出的联通太平洋和大西洋、无需换轨、无任何障碍的亚欧大铁路计划赞不绝口,称之为继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之后人类交通史上的第三大奇迹。这里还需要说明一下,这条铁路比从俄罗斯进入欧洲距离少了近公里左右。
计划非常完美,但是麻烦也大了。这些中亚国家的“老大哥”俄罗斯如同在安理会表决一般,投了否决票。原因有二:一是新的亚欧大铁路贯穿中亚四国和伊朗,完全避开了老大哥,过路费损失很大;二是老大哥担心东方大国对中亚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接下来按照俄罗斯的提议,召开了这次宽轨国家运输部长和铁路公司领导人会议。年12月,白俄罗斯、立陶宛、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芬兰和爱沙尼亚等十一国的国家铁路运输公司以及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人在阿拉木图签署了《为提高中亚mm宽轨铁路运输能力而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的备忘录。
目的很明确,兄弟们,大家共同维护好毫米宽轨铁路,彻底打消再修筑毫米标准轨距铁路的念头。此后十六年风平浪静,中哈之间的火车过境仍然每天继续着换轨的常规工作。
转机出现在年5月30日,吉尔吉斯总统扎帕罗夫回答记者有关中吉乌铁路何时能够开工建设,以及为什么俄罗斯反对该项目时,扎帕罗夫称,由于俄罗斯不再反对,中吉乌铁路将于年底开工建设。注意,由于西边战事吃紧,老大哥终于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