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在各参与方共同努力下,已成为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合作平台,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激发各国实现互联互通的热情,共建国家广泛开展文化旅游合作、教育交流、民间交往等各领域交流合作,推动文明互学互鉴和文化融合创新。在北京高校里,有不少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他们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参与北京举办的多项重大活动,也亲身感悟着“一带一路”建设为家乡带来的变化。
●俄罗斯留学生尤丽娅
在冬奥服务“双奥之城”的见证者
“去牛街买驴打滚儿,在南锣鼓巷逛胡同,原来的动物园批发市场还有摆摊儿卖衣服的……”一口带儿化音的流利汉语、对北京的吃喝玩乐如数家珍,如果只听口音不看外貌,大家可能完全想不到,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级本科生尤丽娅,是一名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
6岁那年,尤丽娅第一次来到北京。当时正值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年幼的她亲身感受到了奥运会的盛大。“我记得开幕式那天,妈妈带我在场馆外看烟花,特别绚烂壮观,和之前见过的烟花都不一样。”此后的数年里,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她经常中国、俄罗斯两边跑,也逐渐对北京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在距离第一次来北京14年后的年,在清华读大三的尤丽娅成为了一名北京冬奥会志愿者,负责在开闭幕式上为嘉宾提供中、英、俄三语互译服务。“这是我第一次参与如此重要的全球性体育赛事。”尤丽娅坦言,尽管前期培训和准备工作很繁重,但冬奥会的志愿者经历给她带来的更多是荣耀和感动。
作为一名留学生,尤丽娅见证了北京成为“双奥之城”。而此后,她也欣喜地发现,来自家乡的冰雪元素开始在北京“开花结果”,“最明显的就是,俄罗斯的花样滑冰选手被更多中国人所喜爱。他们会来中国进行天鹅湖、胡桃夹子等花滑表演,这是一种友好的文化交流。”
尤丽娅还提到,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俄罗斯是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在她眼中,两国的“牵手”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京剧、皮影戏等中国传统戏剧艺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俄罗斯的剧场里,我的朋友常跟我提起,他们觉得很有意思,也爱看。”她还补充,作为一名留学生,大学期间最想念的是家乡的零食——“巧克力、蜂蜜……只要我想吃,动动手指就能在网上买到,过不了几天就被配送到宿舍楼下。”她说,两国人文、贸易、交通的联通,让自己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本科毕业后,尤丽娅想留在中国,继续深入研究社会学。“我想去中国的更多地方,倾听更多的中国声音,把这些美妙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马里留学生张衣笙
在北京经历很多人生的“第一次”
今年研究生毕业的留学生张衣笙,选择留在自己在北京的母校——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任教。自18岁那年来北京参加“汉语桥”比赛,此后的6年间,他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他说,从遥远的西非马里来到北京,源于自己对中国功夫和汉语的好奇;选择继续留在这里,因为这份热爱只增不减。
一张时常洋溢灿烂笑容的脸庞,还有处处散发的幽默因子,让张衣笙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大家眼中的热心肠和开心果。“我爱旅游,见过中国的很多大好风景。”张衣笙说,在北京这座城市,自己待的时间最长,也经历了人生中很多个重要的“第一次”。
年,张衣笙第一次以翻译志愿者的身份参加了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自己的语言特长帮助别人,这让我很有成就感。”此后,他还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么大规模的庆祝活动,中国越来越繁荣,这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我很荣幸能见证这样的大场面。”
众多与北京有关的故事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北京冬奥会。年,在北二外读研一的张衣笙报名担任冬奥会志愿者,并成功入选为开幕式演员。张衣笙记得,在连续四个月的排练中,他每天早晨七点就要搭班车出发,夜幕降临才能回到宿舍。“我认为参与冬奥会是件无比荣耀的事,尤其珍惜这‘一生只有一次’的机会。”
在北京见证了这场国际冰雪盛会的成功举办,也让张衣笙体会到了各个国家和地区友好、和平相处的重要性。年,他的家乡——马里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成为“一带一路”朋友圈的新伙伴。这些年来,他见证了两国的友好往来。“疫情期间,中国向我的家乡捐助了新冠疫苗,还派了医护人员,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很感谢。”张衣笙说,不仅如此,“一带一路”建设还推动了两国交通、贸易的互联互通。“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回国更方便了,在中国上网就能买到我家乡的美食、手工艺品,这些都令我惊喜。”
在中国感受到了淘宝、京东等购物应用程序的便利后,张衣笙产生了创办分享信息平台的想法——“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助力两国信息互通。”大学期间,他和同样来自马里的留学生迪亚罗创立了电子商务平台,致力于为非洲提供精细完善的信息分类服务。张衣笙说,未来,他希望将中国先进的电商模式引入非洲,方便家乡人民的生活。
●哈萨克斯坦留学生周安南
在中国生活找到了“家的味道”
“每个离开家乡的人,都希望在异乡找到和自己家乡有关的东西。很幸运,我找到了。”今年是哈萨克斯坦小伙周安南来到中国求学的第六年,正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读研二的他,爱上了学校食堂里的美食。因为在这里,他找到了熟悉的“家乡味”。
高中时,在中国留学的朋友向周安南讲述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让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上世界历史课,学到中国历史的时候,老师都会说‘这里只写了一部分’,中国历史太悠久了,很难全部都学到。来了之后发现,中国真是一个宝藏,是一个想了解但是很难了解透的国家。”
年,周安南踏上了到中国的求学路。热爱中国文化的他,很快融入了这里的生活:通过了中文水平考试,和中国同学一起成立了影视创作社团,会唱中文歌,就连吃饭也得就着“老干妈”……周安南说:“来中国之前我就做了一个决定:离开舒适区。虽然这里也有说俄语、哈萨克语的人,但是我会尽量说中文,百分百地投入到中国的生活中去。”
这份投入还体现在享受美食方面。每天三顿、顿顿不落,来到北师大学习的一年多里,周安南几乎把食堂的每个档口都打卡了一遍。“最让我惊喜的是蒸饺,很像我们国家的包子,一般是马肉、洋葱和土豆馅的。”周安南眉飞色舞地讲,“食堂的蒸饺也是肉馅的,我爱吃,还吃出了家里人做的味道。”
周围人的友好热情、处处充满善意,让周安南在异国他乡找到了“家”的感觉。周安南说,自己正在学习戏剧影视学,也想通过自己的镜头把这份美好记录下来。于是,他积极参与“哈萨克斯坦文化日”等多个中哈两国合作举办的重大活动,在志愿服务中寻找灵感。
“我很高兴地看到,两个国家在电影文化上相互交流,共同促进发展。”周安南以中哈首部合拍的电影《音乐家》为例说,电影讲述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因战争滞留哈萨克斯坦,度过生命最后5年的传奇故事。“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艺术作品,我反复看了很多遍。”他说,两国的友好共进也给了他继续在中国学习戏剧影视的动力。完成学业后,他想继续留在中国创作,用自己的镜头讲述在中国的所见所闻。
来源:北京晚报实习记者何蕊制图吴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