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穿越般聆听音乐感受年代
TUhjnbcbe - 2024/9/2 17:52:00
五月不止只有《五月天》,还有《进京城》,更有《音乐家》。年五月的电影从年的徽班进京到抗战时期冼星海滞留阿拉木图再到现今五月天的演唱会各地巡演,我们跟着电影时光穿越般聆听音乐感受年代。令人欣喜的是各种类别的音乐题材和音乐家终于被搬上大银幕。先说最早上映的《进京城》。首先题材足够吸引人,两百多年前的四大徽班进京城在中国戏曲史、音乐史上是多有传奇色彩,其中可书的不止一两点。而影片正是以四大徽班之一的“三庆”班为戏班原型,以早期京戏四大须生之一的程长庚为人物原型,讲述了那一段跌宕起伏的往事。看得出来编剧与导演除了还原这段历史外更希望在影片中展现人物的成长、身份的认同、旧时艺人的地位和抗争、对艺术的痴迷等,在剧中安排了足够的矛盾和故事张力。演员们的表演也可谓精彩,尤其是富大龙的岳九爷扮百媚,卸了妆浑身是戏。整个影片的几段重头戏全在他的举手投足间,那种略有些拿捏着的傲气和隐忍准确诠释了彼时男性名旦的气质。而导演在拍九爷的几场戏中气场明显是对的,也展示了功力,节奏镜头画面运动都很自然,非常抓人。马伊琍的格格也是分寸感十足,道白讲究有韵味。但是整个影片看下来就很不对劲,缺史诗感的厚重,虽说年前的中国山清水秀,但无论是扬州还是京城哪有这般干净鲜亮。男主的成长太轻薄,虽然可以说碍于篇幅,但该刻画时省了。可圈可点的是男主角在后台走的那一圈的调度和群演的反应。男主的自我身份不认同来源于爱情的挫折很牵强。这应该是中国传统音乐很重的一笔,但现在片中的音乐不尽如人意。当时的徽班唱的还不是现在的京戏,那时有雅部花部各种声腔,既能听到昆曲的雅又不缺各种地方新戏的活力,即使导演不能在此下功夫,弄个吉他轻音乐是为哪般!影片《音乐家》,故事讲述了冼星海被派往苏联为制作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后期,时遇苏德战争爆发滞留阿拉木图,生命最后五年的人生经历。冼星海的这段经历本身在国内就因资料较少而鲜为人知。这部传记性质的故事片,不但补充了音乐史的空白,在整个影片的立意和层次上也难得的丰满。影片几乎没有废笔,看似闲笔的酒鬼小提琴家最后敲响了教堂的钟声,站在教堂顶看着画一般的落日余晖对比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点明了影片反战的立场。影片中出现的各种便衣、警察、军警、房管所干部,一方面在情节上起作用,另一方面在细节上展示了战争时期的政治紧张和斯大林时期高度警察制度下的压抑;然而尽管如此,人民是善良包容的,我们伟大的音乐家才在危难时刻有了安身之处。影片除了描述冼星海与阿拉木图女房东和其女儿之间真挚的情感,更多是他对祖国和家人的思念,两个母亲两个女儿平行时空般穿插并且巧妙地用音乐来联接。影片配乐有一个悲情主题贯穿始终,是为战争时期人民痛苦生活的写照,也是冼星海生命最后客死他乡的悲剧预示。除此之外当然有大家熟悉的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和儿歌《只怕不抵抗》,并且在两次运用中都把异国和延安的歌声混剪在一起,非常精练地用音乐表达了冼星海的爱国情怀。音乐制作上导演有意把几次合唱的开头放在不同的调上,再慢慢调整到一个调,包括苏联歌曲《神圣的战争》。这种用法虽不稀奇,但在这里用得很自然,突出了音乐的振奋鼓舞人心、和具有把不同的频率调整到一起之功能。我们应该感谢哈萨克斯坦拍了这样一部电影,既有宏观历史的关照,又有细腻的情感描写,更有冼星海伟大的人物品格。演员相当好,胡军半生不熟的俄语很合适,其他一众配角包括群众演员都很丰满细致。阿拉木图人民真的很热爱冼星海,当地还有以冼星海命名的大街。最后说说《五月天人生无限公司》,这真的是一部演唱会电影,导演编剧可以忽略不计,摄影和剪辑很重要但表现平平,黄渤等人的小片段就当成是演唱会中间的休息或暖场,第五小队打外星怪物又很落魄的设定有点《守望者》的影子,不过说到底这些都不重要,只要你是五月天的粉丝喜爱他们的歌就足够了。(岳冰)
1
查看完整版本: 穿越般聆听音乐感受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