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简明丰富的蒙古帝国史,今天的时代与它还有
TUhjnbcbe - 2023/11/21 0:46:00

《蒙古帝国与其漫长的后世》

内容简介

为什么说蒙古帝国是世界史的开端?欧亚草原疾驰的征服者如何看待自身?为什么蒙古帝国的形象在俄罗斯和欧洲总是负面的?俄罗斯帝国、奥斯曼帝国、莫卧儿帝国、明清帝国都继承了蒙古的遗产?今天的时代与蒙古帝国还有联系吗?

作者简介

杉山正明,年出生于日本静冈县。现为京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专业教授。于年获第六届司马辽太郎奖。主要著作有《大蒙古的世界》《忽必烈的挑战》《蒙古帝国的兴亡》《游牧民眼中的世界史》《蒙古帝国与大元兀鲁斯》。年获紫绶褒章,年获日本学士院奖。

译者简介

乌兰,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年至年,赴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进修。年至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做访问学者,开展蒙元史方面的研究工作。出版有学术著作《〈蒙古源流〉研究》《〈元朝秘史〉校勘本》等,另有汉、蒙、日、英等数十篇学术论文发表。

书籍摘录

序章 历史因何而存在(节选)

蒙古长长的身影

在残影的尽头年,中亚。蒙古帝国的残影,终于从这块土地上消失了。回首遥望,从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开始向着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发展之时算起,岁月已经过去了七百一十四年。

消失的是两个国家。国名有几种不同叫法,其一为“布哈拉汗国”或称“布哈拉埃米尔国”,另一个被称为“希瓦汗国”等。两国都可追溯至起源于中亚的城市。虽然二者都已经突厥化和伊斯兰化,但要追寻其*权的脉络和由来,则可上溯至曾创造人类史上最大版图的蒙古世界帝国。其没落正处在衰微殆尽的弥留期。然而不管怎么说,蒙古帝国的根缘实际上在进入20世纪后

还依然在欧亚大陆中心区域存续了二十年。

这两个小国气数将尽的时刻,距离统称为“俄罗斯革命”的年爆发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已经过去了三年的时光。就是说,长期占有并统治欧亚大陆北部大片区域的俄罗斯帝国已经彻底消失。给布哈拉和希瓦最后一击的是社会主义的苏维埃*权。然而,对于19世纪以后在俄罗斯强权之下其领属性质逐步深化的中亚地区的人们来说,“新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解放”。

代之而起的苏维埃国家,在暂时渡过内战加剧、日本等各国列强出兵西伯利亚的干涉和侵略等眼前的困难局势后,在列宁及其继承人斯大林的领导下,从年左右开始迅速踏上了以联邦为名的“新帝国之路”。中亚自不必说,即使是旧俄罗斯帝国领地内曾经存在的实为由不同地区和人们组成的大、中、小聚合体,也在多少出现近代化之萌芽的同时,逐渐失去了当初所抱有的希望和意愿。乍一看,似乎国家和*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作为汇集诸多民族的混合国家,内陆庞大殖民地帝国的“北方国家之传统”基本上被原封不动地继承了下来。尤其是作为其“东方属领”的中亚以东地区,被迫接受新的服属、轻视和分割。

不久,自20世纪20年代中叶至30年代,在苏维埃联邦内的中亚地区,若干“人造国家”在历史、语言、人种、文化和习俗等方面均不具备适当立国理由,依据官方学者们毫无道理之论被逐个创建起来,开始了莫斯科所控制的*权的“新时代”。

过了半个多世纪,直至年苏联解体。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这中亚五国,不得不勉强接受并背负着从俄罗斯帝国至苏联时期的近现代史本身的各种“负面遗产”,包括漫长的国境线在内,无选择地“独立”了。

现在,东边是保有庞大地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南边是似乎更加动荡不安的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和中东,北边和西边是依然据有广阔版图而逐渐复兴的俄罗斯联邦。站在欧亚大陆的中心区域环顾周边,会不由得陷入一种奇怪的想法。这块广阔的开放空间曾经由草原和绿洲交织而成,在19世纪变成了以英国和俄国为主的强权*治的世界。这种局势在20世纪实际上变得更加激化,进入21世纪后越发明显。不只是*治和军事,就连经济和环境等方面也都充满了流动性和不安定因素。所谓当今的时代,似乎就是刚刚才开始的。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能否整理人类史上各种各样的进程和结果,有时又放弃这些进程和结果而找到世界应有的“形式”和“存在方式”呢?特别是在历史悠久的欧亚大陆上,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能否建立起一个超越现代型强权*治的平稳缓和的安定结构呢?

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人类这一群体所生存的全球化时代的关键,很大程度还在于地球上这块最大大陆的走向。那里曾经是产生大多数人类文明之交流的大空间。假如存在有益于人或人类的大“智慧”,那么大概只有在贯通历史和现在的视线中才寻求得到。想到这一点时,对于八百多年来宽松地统治大半个欧亚大陆、平稳维系包括非洲在内的广阔陆海地区的蒙古帝国及其时代的记忆,就会再次浮现。

帝国消失的时候

在年前后,存在于欧亚大陆的几个帝国相继消失了。那是一个世界史上罕见的帝国灭亡的年代。

总之,是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事情。众所周知,战争本身虽然只是欧洲大战,但其影响却很广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确实是一场世界大战。进一步从其结果来说,则是在世界史上刻下了超越时代之大意义的深深印记。

首先,是已经有所论及的罗曼诺夫王朝的俄罗斯。俄罗斯帝国,在由其欧洲列强同伙发动的史上最初的正面总体战和消耗战中,几乎是不战自败。随着战局的激化,成分复杂多样的“帝国臣民”们被强制驱赶到战场和工厂,造成了空前的大流血。由于民众和各民族已达顶点的怨恨和愤怒,加上原本不充足的国内生产力已经支撑不了过重的负担,开战仅三年,王朝就非常迅速地自灭了。俄罗斯在欧亚大陆东方确曾表现得强大,实际上与其强大的外表不同,本质上已经是从社会、经济到其他各方面都充满危机和脆弱性的“纸老虎”那样的老式帝国了,其弱点一下子暴露出来,王朝、国家和社会同时从体系上崩溃了。

紧接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站在德国、奥地利一方的奥斯曼帝国也解体了,只是名义上的消失被算作苏丹制废止的年。拥有近六百年超长寿命的奥斯曼帝国,是存续时间超过俄罗

斯的大国,先盛后衰,自17世纪以来经历了漫长的低落和萎缩的衰亡史。总之,是从超越地域和人种的宽松的帝国不断沦落为现实中缓缓走到头的“虚像帝国”或“心中的帝国”。

尽管已是一种任何人都看得很清楚的无序状态,但是不管怎么说,Dāral-Islām(原义为“伊斯兰之家”)即“伊斯兰世界”之盟主的衰落和消亡所带来的冲击,不能不在众多的穆斯林当中产生巨大波动。此前在中东各地,对似乎将超过自己而长足发展的欧洲和基督教世界有所意识的动向,已多次以不同形式出现,

就奥斯曼帝国之后局势将会怎样、前途如何等问题,开始了对新前景的探寻。另一方面,除了引起中东至今纷争不断的主要原因,即臭名昭著的《侯赛因—麦克马洪协定》(—)、《赛克斯—皮科秘密条约》()、《贝尔福宣言》(),以英、法等国为主的欧美方面也野心十足,陆续开始了行动。就是说,奥斯曼帝国的灭亡作为伊斯兰中东地区“荆棘之路”的象征,也恰恰成了直通今天的现代史的起点。

把目光转向亚洲的东方,即可看到在稍早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年即辛亥年爆发了革命,次年所谓的大清帝国灭亡。大清帝国正式名称满语为DaicingGūrūn,译为汉语即“大清国”,而“清朝”则是俗称和通称。这一欧亚大陆型帝国,拥有长达三百年之久的扩张和安定以至飘摇和衰败的历史。

在满洲山野的一隅,这个国家发迹于以女真族为核心的微小联盟,横跨长城南北不断扩大疆域,到中后期的乾隆朝时,消灭了一百年来的宿敌准噶尔游牧王国,实现了囊括蒙古高原、帕米尔高原和西藏的大版图。事情发生在年至年之间。对于大清国来说,作为名副其实的由多民族构成的庞大国家而存在的岁月,就是其后半程的一百五十多年。

有种看法将这一巨大空间视为所谓“中华”固有的传统地域和组成部分,在清末的动乱时期至民国初年的议论中变得更为高涨。反复争论的结果,最终使这种看法不知不觉成了理所当然。不得不说,这其中存在对古代以来之“汉土”与大清国皇帝个人所维系的多元帝国世界之间界限的模糊不清或错觉、误解。对于汉族民族主义与巨大版图之间难以填补的鸿沟,孙文试图以新造的“中华民族”一词来填平,但实在是很困难。现*权以“多元一体”为口号,当然是可以的。

再将目光引回到欧洲,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接结果,两个帝国灭亡了,即霍亨索伦家族出身的皇帝统治的德意志帝国和哈布斯堡家族出身的皇帝统治的奥匈帝国。二者都拥有神圣罗马帝国所传续的古老因缘。从此,带有“帝国”之名的*体正式从欧洲彻底消失了。

题图为电影《黑骏马》剧照,来自:豆瓣

1
查看完整版本: 简明丰富的蒙古帝国史,今天的时代与它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