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学习时报
国以民为本,民以粮为基。自古以来,保障粮食安全都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之策。然而,我国以不到全球10%的耕地,承载着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年,“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18亿亩耕地是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自此,坚守耕地红线开始逐步成为国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的刚性要求之一。但纵观我国耕地红线的提出与演化,却并非毫无争议且“一成不变”,新时期的耕地红线也正在被赋予多重内涵。
土地利用与粮食安全问题引发
二是耕地保护*策陆续出台,但运行效果不及预期。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提出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提出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并首次以立法形式确定了土地用途管制。但上述举措在保障耕地数量与粮食安全方面的效果未及预期目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仍是一项重要任务。
三是耕地红线正式提出。年以后,中央对耕地管控越收越紧。年启动全国第三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采用的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前的老数据,当时全国的耕地数据为18.3亿亩,这是后来划定18亿亩耕地红线的依据之一。年,国家统计局与原农业部基于当时人口、粮食亩产与复种指数等综合因素,计算出若确保年和年我国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则至少需要18亿亩耕地。同年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18亿亩耕地红线,这也是耕地红线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此后,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提出:在土地问题上,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年)》规定,全国耕地保有量到年和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年,原国土资源部又提出“保耕地红线”行动,即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耕地保护的红线不能碰。自此,固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与保障粮食安全便牢牢地捆绑到了一起。
当前全球经济社会与环境问题交织叠加,耕地红线守的究竟是什么?耕地红线提出后,其内涵经历了从耕地数量保护到耕地数量、质量与生态一体化保护的动态调整过程。尽管18亿亩耕地红线战略意义已毋庸置疑,但自其提出以来目标与内涵并非“一成不变”。事实上,早期理解的耕地红线主要为“数量红线”。然而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耕地仅45%具备灌溉条件,不稳定利用耕地高达多万亩,每年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损毁土地高达数万亩。随着耕地退化现象日益严重,耕地质量逐渐受到更多
发展中大国的多重使命。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置身全球视角,18亿亩耕地红线“今生”的内涵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全球粮食安全“拉响警报”,18亿亩耕地红线守的是“生命线”。近年来,疫情影响及全球贸易与地缘冲突问题加剧,引发了国际粮食市场的不确定性。据不完全统计,年已有印度、越南、塞尔维亚、哈萨克斯坦、埃及等国家开始限制或禁止粮食出口。与此同时,《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估计,年全球约7.2亿至8.11亿人口面临饥饿。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始终为努力维护世界粮食安全贡献积极力量。截至年,我国粮食已实现连续18年增产,且自年起已连续向亚非拉50余国提供过紧急粮食援助。耕地红线在守牢14亿多中国人民“命脉”的同时,也与世界人民的“命脉”紧密相连。
其次,全球生态环境日趋恶化,18亿亩耕地红线守的是“生态田”。21世纪以来,地球环境恶化态势明显。大量研究表明,耕地具有重要碳汇功能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全球耕地有机碳储量占陆地生态系统总有机碳储量的比例达到10%以上。按照我国18亿亩耕地、平均容量1.2吨/立方米计算,若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可从空气中净吸收亿吨二氧化碳。与此同时,我国耕地也正在为近25%的国家保护物种与20%的受威胁物种提供栖息地。可见,18亿亩耕地红线能否守好,将会深刻影响全球生态环境演化态势。
最后,全球经济社会动荡不安,18亿亩耕地红线守的是“安全线”。自古以来,发展都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与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但都不能再走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的老路。作为我国最为严格的耕地保护“准绳”,18亿亩耕地红线在为中国协调发展与保护关系兜牢底线、指明方向的同时,也在向世界权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传递着一种全新的“安全观”。
总之,耕地红线的来龙去脉,始终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特征相适应。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再次明确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可见,守牢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不容松懈,保障粮食安全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