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带婴儿肥的脸庞、庄重而又不失亲和力的微笑,图片中这位不停招手的大妹子虽然看起来很普通。
然而说起来大伙们可能不信,她却是无数学子眼中的女神。
当然,她也是那些垄断出版商的眼中钉、肉中刺。
在不久之前,这位女神还开通了支付宝,接受来自中国用户的捐款。
有同事就立马捐了一笔小钱,说是要请女神喝几杯奶茶。
看到这儿,相信很多差友是一头雾水,她是到底怎么就女神了,还有捐款到底是咋回事儿啊,确定不是网络诈骗吗?
别急别急,今天差评君就准备和大伙们好好讲这位名叫AlexandraElbakyan的女神,和世界最大论文盗版网站Sci-Hub的故事。
首先一说到国内某知~名学术网站,大伙们肯定都不会陌生。
它凭借对学术论文的垄断和高昂的查重费用,年收入近10亿,并且还以每年超过10%的涨幅向学校报价。
就连差评君差点考上的北大(其实还是有点距离的),也曾都对其表达过不满。
而这些可以说就是依葫芦画瓢,向国外的学术出版机构学的。
在世界范围内,大的期刊几乎都被Elsevier和JSTOR这样的巨头垄断。
就拿Elsevier为例吧,不提它四五百年的历史,光是作为一个现代公司,它就已经历经多年了。
手上攒了不少顶级期刊的它,手握《柳叶刀》、《细胞》、《四面体》等顶级期刊。每年就有超过万篇论文的发表在Elsevier系上。
在这一套体系下,学者不得不在这些期刊上发文,读者们别处也找不到更优质的内容,手握优质资源的Elsevier也因此有恃无恐,在巨人的肩膀旁建起了收费站。
它们在收着作者版面费的同时,又把论文以8-19美元的价格向读者出售(这笔钱不会给作者),并且还向世界各地的学校收取高额的学刊订阅费。
最离谱的是,原作者下载自己的论文,也还要向出版方交钱。。。
多头赚钱的它们也因此拿着30%的利润率(比苹果都高),坐拥百亿美元市值。
总得来说,把学术基础设施变成了的摇钱树的它们,让世界各地的读者还有学校都有苦说不出。
而咱们的主角,出生于哈萨克斯坦的大妹子AlexandraElbakyan也曾遇到类似的问题。
当时年仅21岁的她正准备毕业论文,但是学校却穷到付不起学刊订阅费。
对于一个穷国家的穷学生来说,这可难坏了她。
好在有些计算机编程基础的她,很快写了个脚本,用网友分享的麻省理工的学生账号登录各大期刊网站,然后免费下载论文阅读。
虽然解决了问题,但AlexandraElbakyan却渐渐发现,自己只是知识壁垒这座高墙下的一个缩影罢了。
她意识到哈萨克斯坦等发展中国家的科技落后,就和知识的资本运作相关。
因为没钱交订阅费,就等于无法获得最前沿的科技成果,没有前沿的科技经济发展就不好,经济发展不好就更交不起订阅费。。。
于是乎,为了让发展中国家走出这个怪圈,为了大伙们能够容易得获取知识,AlexandraElbakyan开始了一个伟大却又不那么符合“法律”的项目——Sci-Hub网站。
年,Sci-Hub正式成立。
简单地说,它是一个论文盗版网站。上面都是她未经出版方的版权许可,用脚本下载到的论文期刊。
时至今日,你能够在上面免费下载到超过八千四百多万篇盗版论文。
虽然是盗版,但这网站却又是不少学者心目中的天堂,因为在这里,你和最前沿知识之间只相差一个回车。
就像Sci-Hub向大众传达的三条理念那样:
1.无论你贫穷还是富有,社会地位高或低,所有人应该能平等的获取知识。
2.科学和教育资源,就不应该有所谓的知识产权和资本运作的存在。
3.科学成果应该以公开的方式发表,好让大伙们能免费阅读。
由于简单、好用、内容多,Sci-Hub也迅速爆火,从第一年的日活人,暴涨到了如今每天有50多万用户在Sci-Hub上阅读下载文章。
甚至据说还有不少大学老师和学生,会主动捐赠出自己学校的账号(已经交过订阅费的那种),好让Sci-Hub的脚本多爬一些论文。
而且这位自信开朗的大妹子,有时还魔性地把自己的照片放在Sci-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