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人来源
(一)匈人帝国是匈人在欧洲建立的帝国,控制地区从多瑙河河谷到波罗的海海滨,其领土包括德国大部分、中欧、巴尔干和乌克兰。匈人帝国的西部和西南部和西罗马帝国接壤,东南部与拜占庭帝国接壤,北部和东部边界在史书记载中无法确定。古罗马地理学家托勒密所作的《地理》一书中写到匈人是一群居住在里海北岸的游牧民族。18世纪时法国历史学家德金提出“匈人即匈奴人”的猜想,该猜想后来随着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而广受传播,德国学者夏德、中国学者章太炎等支持此观点。“匈人即匈奴人”观点认为北匈奴远走欧洲,一部分在高加索,一部分在中伏尔加河地区,一部分在下多瑙河,,一部分在中多瑙河。其根据如下:欧洲历史典籍中记载匈人灭阿兰国,而《北史》中说:“粟特国,......匈奴杀其王而有其国。”而文中对粟特国的位置描述符合《三国志》中对奄蔡的描述,而《后汉书》中说:“奄蔡国,改名阿兰聊国......”。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史书中的奄蔡即西方史书中的阿兰国;匈人在祭祖天地*神、崇拜日月、献血为盟、脱帽致谢等方面与匈奴人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二)德金提出“匈人即匈奴人说”时便遭到部分学者的反对,英国学者伯利认为德金和爱德华·吉本的这种说法“是凭借幻想,而不是根据历史事实”。随后两派学者一直争论,持“匈人不是匈奴人说”的学者的理由如下:匈人存在人工颅骨变形的风俗,而匈奴人没有;匈人是鼻梁低、眼睛小、没有胡子,中国文献中的匈奴人是又高又大、相貌堂堂、有着大胡子,两者完全不同。匈人帝国的首领阿提拉具有典型的蒙古人种特征。被汉朝的击败后被迫西迁的北匈奴在此后的历史中仍然陆续出现于中国史料记载中,并呈现出越来越接近中原腹地的趋势。在三国时期东汉末年开始的连续战乱,中原人口大减,控制曹魏*权的司马昭下令打开边关,吸纳以匈奴为首的游牧民族进入中原来增加人口促进生产力。汉化的匈奴人最终导致司马氏的西晋灭亡,在败给鲜卑人、经历鲜卑人北朝各*权的统治后匈奴人融合在中原大地,成为汉族的一部分血统。在公元二世纪匈人已经被发现于里海北岸,里海沿岸在公元前发源世界上第一个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波斯帝国,波斯人是欧罗巴人种。匈人的祖先是先后经历波斯帝国、马其顿王国的统治还是在此后才迁徙到这里已经无法考证,与匈人血缘最接近的是现生活在北极圈的因纽特人和蒙古高原的蒙古人。
(三)匈奴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而是在秦朝——西晋年间来自于蒙古高原不断向南影响中原王朝的游牧民族的统称。虽然与中原王朝时而发生战争,但匈奴还是从中原王朝吸收先进的生产技术,并最终与中原人民融合成为汉族的一部分血统。既然匈人与匈奴人的形象、生产力都有很大区别,那么西迁的那部分北匈奴人去了哪里?史料记载匈奴人在哈萨克斯坦活动过,他们也许融合在我国新疆到中亚的地区,成为后来这一地带各民族的祖先之一。也可能随着气候的变化,最终还是迁回了蒙古草原、并进入了中原成为我们基因当中的一小部分。东亚的北匈奴在被汉王朝军队击败之后西迁,其后是否成了入侵欧洲的匈人尚无定论。根据秦汉时的汉籍史料等文献记载:当时匈奴活跃于中国北疆境外及中亚的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中亚河中地区和图兰地区,其战斗力和机动性较高,在与对方作战中经常占有优势,尤其在与一些农耕文明的民族作战时。后来匈奴于两汉时期屡被打败后,匈奴的一分支北匈奴于年在鲜卑沉重打击下最终于年被丁零击败之后开始西迁到图兰地区。有人认为他们就是于公元年左右进入了欧洲的匈人的祖先,但是欧洲匈人出现比匈奴人撤离中原汉朝边境晚了2个世纪。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无论是宗教仪式、风俗习惯、*治结构、艺术方面等匈奴人与匈人都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匈奴人不同于匈人。
(四)亚欧大陆的游牧世界西达顿河沿岸、东至大兴安岭西麓,由于没有险要地势的阻隔致使游牧民族为寻找更丰美的草场来回迁徙,人口的流动性远比农耕世界要更强。因此在这一广大游牧区域上出现的民族和部落都呈现出欧罗巴血统的特征,其中波斯人他们当中最早进驻农耕文明的游牧民族。蒙古族的祖先是鲜卑人的一支,曾建立庞大的柔然帝国,契丹、女真(满族)也是来自鲜卑人。鲜卑人是蒙古人种,但鲜卑人直到匈奴衰落后才从中国东北进入蒙古草原,后来部分融入中原、部分被欧罗巴血统的突厥语系部落击败,分别退回到西辽河和额尔古纳河流域。一直到契丹辽帝国建立后欧罗巴血统才被逐出蒙古草原,而退回到额尔古纳河流域的蒙古族祖先在金国若即若离的统治下壮大于蒙古草原,最终建立人类史上最大的大陆帝国。
(五)在契丹辽帝国兴起以前从顿河一直到大兴安岭的草原大通道上都是欧罗巴血统的天下,没有与欧罗巴人种混血的匈人是怎么突然出现的。在流动性极强的草原大通道上人类的生殖本能使得没有部族能保持自己的血缘单一性,突厥人和波斯人都是用语系划分的民族,绝非血统单一的民族。因此可以设想匈人是从外来地区迁居到里海北岸草原的,并且他们不能通过当时有欧罗巴血统参与的蒙古草原和中亚地区。匈人在来到里海北岸后从当地突厥语系部族那里学来了简单的语言,但或许当地的突厥语系部族人数太少致使多年的时间并没有让突厥语系部族的欧罗巴人种特征出现于匈人群体中。不可能一直在这,不能从西边来,也不能从东边来,南面的波斯人更别提。那匈人只可能是从更北的地方迁徙而来,这也符合匈人与爱斯基摩人的身材比例的最像特征。在古代越过西伯利亚荒原从北极圈迁徙到里海北岸纯属于无稽之谈,但匈人和爱斯基摩人的共同祖先可能曾经生存于西伯利亚地区,就此可以推测出两件事:蒙古人种(代表中国人、蒙古人、日本人、朝鲜人、韩国人、美洲的印第安人和格陵兰的爱斯基摩人)北上的一支并没有全部越过冰期干涸的白令海峡,而是部分留在了西伯利亚;在冰期结束的相当一段时间里西伯利亚地区的气候一定要温暖得多,不然匈人的祖先将根本无法生存。
(六)现代中文书籍有时也把他们称为“匈奴人”,但匈人和古代位于中国大陆的匈奴人是否有血缘关系或系同一民族尚无定论。近年来使用DNA等测试手段也和考古回答了这一问题,认为这两个民族系出同源的最主要证据是北匈奴西迁和三百年后在欧洲出现的匈人时间上的吻合。现代考古学只透过欧亚草原出土的文物了解此一古民族的历史,据罗马史料记载说匈人的个子矮小、鼻梁扁平、眼睛眯成一条缝、头大而圆、几乎看不见颈部、肩膀魁梧、似人非人、善骑射作战。因长时间骑在马上活动,导致站立于地上时双脚向外扭曲。匈人颇重视商贸活动,可受聘为雇佣兵,收取报酬为其他国家作战。
建国历程
(一)年匈人行至阿兰国附近,堪称强国的阿兰国全国之兵与匈人战于顿河沿岸,最终却遭惨败。结果阿兰王被杀,阿兰国灭,阿兰余部最臣服于匈人。匈人在西方史书第一次出现即伴随着阿兰国的灭亡,整个西方世界为之震动。匈人灭亡阿兰国后在顿河流域附近逗留了几年,然后在他们的国王巴兰比尔的带领下继续向西方进攻。年位于黑海北岸的日耳曼人所建立的东哥特王国是一个成立不久的国家,它的疆土东起至顿河与阿兰人接壤,西至德聂特河与西哥特人为邻,南起黑海北至德聂斯特河的支流的普利派特河沼地,匈人联同被征服的阿兰人进入东哥特领土,曾被东哥特人征服的部落乘机造反,内乱致使东哥特人屡战屡败,终于东哥特人年投降。东哥特王国灭国后匈人接着继续向西,西哥特人以德聂斯特河为险布兵防守,试图击匈人于半渡。匈人在河对岸作势佯攻,大部却从上游乘夜偷渡再回攻。这边西哥特人在河岸构筑工事备战正酣,却不料被拦腰一顿痛打,数十万人马渡过多瑙河逃入罗马帝国境内。年西哥特人在阿德里雅堡大败罗马皇帝瓦伦斯,由此动摇罗马的根基,罗马再也没法控制管辖下的诸侯和领土。匈人那边征服北方的诸日耳曼部落,夺取潘诺尼亚平原。由此自黑海至多瑙河以北的大片地土尽入匈人之手,匈人驱逐日耳曼人等民族使得民族大迁徙,从而给罗马帝国招致灭顶之灾。
(二)年冬匈人攻入色雷斯,大掠而返。年匈人再次攻入色雷斯,以后对色雷斯连年侵扰。年拜占庭帝国被迫答应每年向匈人交纳贡税,并允许他们在境内的几个城镇进行互市。年阿提拉对南俄罗斯和波斯帝国发动一系列的突袭,不久他将目光投向拜占庭帝国,逼使拜占庭帝国缴纳更多的贡税,并且不断插手西罗马帝国的外交事务。拜占庭帝国自然无法满足这年年高升的贡税,匈人则以此为借口于年向拜占庭帝国宣战,大肆洗劫巴尔干半岛,年匈人被拜占庭帝国的阿斯帕尔将军阻截于色雷斯地区,最后被迫后撤。年匈人攻到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城外,拜占庭全军覆没,不得已签城下之盟与匈人订立和约。公元年匈人撤向内陆地区后不久布莱达便被阿提拉杀害,在杀害布来达后阿提拉成为唯一统治匈人的君主,并再度将矛头指向拜占庭帝国。年至年匈族帝国的版图到了盛极的地步,东起自咸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自多瑙河,北至波罗的海。这广大区域的一带附属国都有自己的国王和部落酋长,平日向阿提拉称臣纳贡,并在战时出兵参战。阿提拉在*的时期派出使节团到其他国家进行外交考察,以此拉拢同盟、强化贸易活动。匈人的战争目的仅限于掠夺,并没有形成行*制度,因此匈人帝国在阿提拉死后迅速分裂,各部族最终消融于东欧大地,其混血后裔是保加利亚的保加尔人。尽管匈人帝国昙花一现,但为了防备匈人的进犯拜占庭帝国和西罗马帝国都启用大量哥特人和日耳曼人做雇佣军,雇佣军的势力一天天庞大起来。年日耳曼雇佣军首领废掉西罗马帝国皇帝,西罗马帝国灭亡,奴隶制社会在欧洲崩溃了。
"上帝之鞭"阿提拉
(一)年阿提拉出生,是匈王蒙杜克之子。阿提拉身材矮小、胸膛广阔、头大眼小、胡须稀疏且呈灰色、鼻子扁平、体形长等且不太均称,这些都是匈人常见的特征之一。阿提拉的外形与亚洲东部黄种人的特征颇为相似,甚至与蒙古人的特征如出一辙,所以他的确保有典型亚洲东部的外貌特点,而没有欧洲人的外形特征。年蒙杜克死后阿提拉与自己的兄长布雷达共治匈人帝国。年阿提拉和布雷达统治帝国后匈人部落的势力快速扩展,开始与拜占庭皇帝狄奥多西二世相讨归还几个在拜占庭帝国庇护下的叛教部族。第二年阿提拉在和布雷达马古斯(现塞尔维亚波扎雷瓦茨)会见拜占庭帝国的代表团,在谈判后达成一个十分成功的条约,拜占庭承诺归还叛教部族(这些部族曾经协助拜占庭对抗汪达尔人),把以往每年对匈人的罗马镑(约.5千克黄金)纳贡增加两倍,开放更多与市予匈人商人互市,为每个被俘虏的罗马人支付8个金币的赎金。在签署条约后匈人为著巩固和加强这就的帝国便由拜占庭的边疆撤向内陆地区,狄奥多西二世便藉此机会在君士坦丁堡建立狄奥多西城墙,并沿多瑙河建立防御工事,增强拜占庭帝国的防御能力。在接下来的五年匈人未有再对拜占庭帝国进行大规模进攻,而是转而向萨珊王朝进攻,匈人在亚美尼亚被萨珊王朝打败,阿提拉便放弃征服萨珊王朝。年匈人再次把注意力放到拜占庭帝国,并屡次侵扰多瑙河北岸的商人市。阿提拉指责拜占庭人未履行他们的条约,更声称马古斯的主教亵渎了在多瑙河北岸的匈人皇家坟墓,要胁要再次进攻拜占庭。阿提拉率领匈人横渡多瑙河,把伊利里亚地区(今巴尔干半岛西部地区)和色雷斯地区彻底摧毁。匈人一直攻打到马古斯,在匈人正与拜占庭人相讨交出主教的条件时该名主教出逃并放弃了此城。这时汪达尔人的领袖盖塞里克占领迦太基,萨珊皇帝伊斯特格德二世入侵亚美尼亚,于是狄奥多西二世决定撤除多瑙河沿岸的防御工事,使得阿提拉更容易进攻巴尔干半岛。
(二)年匈人先后攻陷马古斯、费米拉孔、辛吉度努姆、塞尔曼等城市,翌年狄奥多西二世从北非调回他的军队,同时发行新金币支付军费,这才暂时遏止阿提拉的攻势。从这以后狄奥多西二世认为自已有足够力量对抗阿提拉,便拒绝匈人的要求。在要求被拒后阿提拉于年再沿多瑙河沿岸发动大规模进攻,并侵占军事重镇雷提艾拉和尼休城(今塞尔维亚境内城市),这两次战役里匈人第一次使用攻城槌、攻城车等重形装备。之后匈人军队再度横扫巴尔干半岛,沿尼沙瓦河攻陷谢尔迪卡(今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菲立普波里斯(今保加利亚城市普罗夫迪夫)、留莱布尔尬兹(今土耳其境内城市)等大城市,最后攻至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匈人虽然消灭城外的拜占庭守军,但由于欠缺攻城器具匈人只能围困君士坦丁堡的巨大城墙。在匈人长期围困君士坦丁堡的情况下狄奥多西二世投降,命皇室使节亚纳多留斯与阿提拉相议和平条约。狄奥多西二世与阿提拉签订一条更严厉的条约:拜占庭帝国同意赔偿罗马镑(约千克黄金)作为早前毁约的惩罚,每年纳贡增加至2罗马镑(约千克黄金),每个被俘虏的罗马人支付的赎金也增至12个金币。这些条款虽然为拜占庭帝国带来更沉重的负担,但暂时满足匈人的欲望,使他们再次撤向内陆地区。根公元年匈人撤向内陆地区后不久布莱达便被阿提拉无情地谋杀,阿提拉杀害布雷达后成为惟一统治匈人的君主,并再次将目标指向拜占庭帝国。
阿提拉
(三)一连串的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在阿提拉率领匈人撤走后便接连降临在君士坦丁堡:竞技场发生大暴动,年至年拜占庭帝国发生的严重瘟疫和饥荒,差少许就使君士坦丁堡的巨大城墙被彻底摧毁的大地震。年阿提拉伺机由默西亚行省入侵,在维特河沿岸一个哥特骑兵指挥官带领一支罗马军队进行抵抗,但却被阿提拉打败。然而罗马军队的损失不大,于是阿提拉便绕过一些主要的军事重镇,横越巴尔干半岛直趋塞莫皮莱獈口(今希腊境内)。当匈人军队再次到达君士坦丁堡后面对著迅速重建后的新城墙却显得束手无策,于是阿提拉提出恢复“和平”的条件:拜占庭人需继续履行纳贡的责任,把多瑙河以南5日骑程内的防御工事全部撤除。此后协商断断续续地持续了三年。年阿提拉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西欧,并向西罗马帝国表示愿意与之结盟,共同对付西哥特王国。在这以前阿提拉与西罗马大公的埃提乌斯(幼时被作为人质交换至匈人帝国,与阿提拉交情深厚)维持著一段良好的关系,在当时匈人军队对巴斯克人和哥特人的节节胜利使阿提拉在西欧获得“大元帅”的称号。汪达尔王成塞瑞克在惧怕西哥特人的阴影下,对西欧其他各族的外交努力也对提升阿提拉在西欧的影响力产生帮助。
(四)西罗马皇帝瓦伦丁尼安三世与他的姊姊霍诺利亚就阿提拉提出的建议却持相反意见,霍诺利亚为了逃避与一名宫廷官员的婚约竟在那年春季主动向阿提拉求婚,阿提拉考虑过后接受她的提议,但却同时提出要以帝国的一半管治权作为嫁妆。瓦伦丁尼安三世得知后断言拒绝提议并以“提婚不合法”为由回复阿提拉,并在摄*太后加拉.普拉西提阿的建议下把霍诺利亚流放。但阿提拉却没有被说服,他派遣使者到拉文纳要求进一步的解释,准备不能获得满意的答复便挥军攻打西罗马帝国。同年拜占庭皇帝狄奥多西二世因堕马而丧生,继位的马尔西安停止向匈人的纳贡,因为经过长年累月被匈人和其他蛮族蹂躏后作为支撑帝国经济命脉的巴尔干半岛已经无甚可剩。同时间阿提拉辖下统治的法兰克王国在其国王死后他的两个儿子爆发争夺王位的冲突,大儿子和二儿子分别向阿提拉与埃提乌斯求援。英国史家比瑞认为阿提拉介入的最终目的,可能是为把他的帝国跨越高卢扩展至大西洋海岸。阿提拉派遣到拉文纳使者得不到答复,再加上法兰克人的求援后他决定集结一支庞大军队攻向高卢。阿提拉从阿兰人、萨克森人、东哥德人、勃艮第人、赫鲁利人等服从匈人统治的民族中抽调军队,加上自己领导的匈人骑兵组成一支混合军队攻打西罗马帝国的高卢领地。年当阿提拉率领大军抵达西罗马帝国比利时行省时已达50万人,4月7日他攻陷门次城,同时间西罗马主将埃提乌斯正在凯尔特人、法兰克人和勃艮第人中抽调军队。当阿提拉进一步西进后元老院议员阿维都斯便受命说服西哥特王狄奥多里克,成功使西哥特人与罗马人结盟,他们也构成一支庞大的军队准备与匈人决战。这支军队抢先在阿提拉前赶到奥尔良地区,以阻止匈人军队继续前进。这时埃提乌斯在约现今法国的夏隆-香槟泉市追上了阿提拉的军队,双方爆发著名的沙隆战役。最终以罗马和西哥特联军胜利结束,但西哥特王狄奥多里克在这战里战死,埃提乌斯因为不能有效控制联军而被迫解散。但是埃提乌斯的胜利成功阻止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与基督教的覆灭,阿提拉在这场战役以后离开高卢,并把目标指向意大利本土。
(五)年阿提拉重新向西罗马帝国要求对霍诺利亚的婚姻时匈人的军队同时越过阿尔卑斯山侵入罗马帝国的核心—意大利本土,他的军队摧毁了许多城市,并且把意大利东北的军事重镇亚基利彻底摧毁,使这里永久地从地图上消失。西罗马皇帝瓦伦丁尼安三世被吓怕,从拉文纳逃到旧都罗马,只剩下埃提乌斯留在北部死守,但所提供的支援却很少。匈人军队在意大利北部的波河停止攻势,阿提拉接见由罗马教皇利奥一世、元老院首席议员阿维努斯和禁卫军统领特里杰久斯等当时西罗马帝国内身份最显赫的人所领导的议和使节团,在一轮相议后阿提拉决定接受议和条款并撒走,但他同时警告如果西罗马帝国违反对霍诺利亚的婚约时自己会再次入侵罗马。对于阿提拉突然撒走的原因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其中最可信的原因指出阿提拉的军队当时可能受到军粮短缺或瘟疫困扰,或者被拜占庭帝国军队越过多瑙河侵扰后方所逼。而根据普利斯库斯的记载的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阿提拉害怕会重蹈年西哥特王亚拉里克一世入侵罗马城后不久暴毙的覆辙,这个猜测经过画家拉斐尔的画笔与阿加第的凿子美化后形成一幅由圣彼得和圣保罗保护著教皇警告蛮族不得入侵“永恒之城”罗马的画像。
(六)无论如何阿提拉率领匈人军队离开意大利,越过多瑙河回到自己的皇宫。同时他亦筹划著再次攻打君士坦丁堡,使拜占庭皇帝马尔西安恢复中断3年的纳贡。就在这时阿提拉在年初突然逝世,普利斯库斯的著作中记载:阿提拉在他新婚迎娶一个日耳曼裔的少女伊笛可的婚宴后在睡梦中鼻腔血管破裂,血液倒流引致窒息而死,这血管破裂可能是由于阿提拉饮酒过多而引起。阿提拉的侍从和战士在发现他的死讯后剪下自己一撮头发和用剑在脸上刺伤口来哀悼他,约尔丹尼斯记载当时的情况:“最伟大的战士是不应以女性的哀号和泪水,而是以战士的鲜血来哀悼的”。在葬礼上匈人骑士们排著队形,围绕著存放阿提拉遗体的大型丝绸天幕转圈,向这位他们最伟大的领袖唱著丧歌。仪式完结后匈人们便依照传统在阿提拉下葬的坟前饮酒作乐,他的遗体分别被放在三个由金、银、铁所制成的棺木中,连同战利品和那些负责发挖坟墓后被杀的俘虏一起埋葬。关于阿提拉逝世的故事还有另一个版本,在阿提拉死后八十年一名罗马的编年史家马塞利努斯伯爵的著作中这样地记载著:阿提拉被他的妻子用刀杀害。但多数学者都不接受这个解释,而选择相信在阿提拉时代生活的普利斯库斯的记载。有新的论据出现反驳普利斯库斯的记载,根据详细的文献学分析巴布科克提出由普利斯库斯的著作中记载的自然死亡论是受到当时拜占庭皇帝马尔西安*治压力的传教士篡改的,所以对可信性存疑。阿提拉死后他的指定继承人艾拉克、邓吉西克和艾内克就帝国继承权互相攻伐,使匈人帝国四分五裂,后来格庇德国王艾达里克王领导下的反匈人联盟在尼达奥河之战击败匈人,艾拉克兵败阵亡,匈人帝国逐渐瓦解并开始从欧洲历史中淡出。
尼达奥河之战
(一)匈人*权的日耳曼问题可谓是由来已久。早在他们击败南俄草原上的哥特人后就将大量战败的日耳曼部族收归麾下,此后的西迁路上又是每到一地就把被征服者纳入自身体系,由此裹挟起越来越多的藩属人口。等到阿提拉继承王位仅在匈牙利平原就拥有几十万至上百万的日耳曼臣民,这还不包括那些分布于北海至波罗的海沿岸的名义效忠者。起初这些日耳曼部落也确实为匈人军队的实力增涨做出贡献,由于匈人往往只擅长传统的骑射打法所以在遇到坚城堡垒时就显得束手无策,但在加入日耳曼部族和罗马变节者后工程技术立即突飞猛进,能够熟练制造和操作攻城锤,连看似固若金汤的马尔古斯城堡也不能在围攻战中幸免。此外数量庞大的日耳曼部落还可以为匈人统治者提供丰厚的军费和士卒,得以让他们的战争机器能始终开足马力。
匈人匈人的主要前进线路
然而辉煌背后却是足以威胁匈人霸权存续的严重隐患,因为日耳曼人绝非甘做俯首听命的奴才,时刻想要摆脱这个强加在自己头上的枷锁。对他们最为有利因素就是匈人的数量非常稀少,而且在文化组织层面也非常落后,根本不可能如罗马那样将征服居民同化为拉丁文捍卫者。反而必须依赖原有首领去间接管理部落内部事务,让自己得以保留相当程度的自治权力。此外迫于对方的巨大体量优势强如阿提拉这样的匈王也必须分配战利品犒劳,借用胡萝卜加大棒的*策才能勉强维系内部脆弱的平衡,一旦强势的君主去世且后继者又无力继续维系匈人的统治平衡就会迅速瓦解。
日耳曼人
(二)年春阿提拉在自己的新婚之夜突然暴毙,他的儿子们就迫不及待地瓜分王国版图,其中的三位还都具有较大势力与影响力,分别是长子埃拉克、幼子邓吉兹克和另一位不知排序的王子赫尔纳克。倘若条件具备他们当中的某位能顺利继承先王衣钵,但历史却没有让这个假设成为现实,阿提拉的儿子们很快忙于互争竞争,并都试图瓜分到对自己最为友善的蛮族部落管辖权。但日耳曼人的脆弱效忠已基本断裂,特别是部分利用阿提拉对外征战壮大起来的部族不再满足于遵循匈人为共主,开始暗中积极准备予以反抗,其中就包括最早举事的格庇德人。根据古典时代留下的点滴记录格庇德人是与哥特有共同起源的日耳曼部族,在-年间曾两次袭击罗马帝国的达契亚行省,却先后被“哥特征服者”克劳狄二世皇帝与“日耳曼征服者”普罗布斯皇帝击败。此后就一直停留在蒂萨河与多瑙河之间的平原,直到被匈人征服也未能再度迁移。由于就毗邻新主核心领地所以受到更严格的控制和沉重剥削,正因如此他们比其它日耳曼部落更为仇视匈人,并在重压下更加快形成统一领导。所以在阿提拉死前已经有位名叫阿尔达里克的国王负责管辖,此时几位匈人王子企图用抽签来决定诸部族的命运归属,这位深感受到奇耻大辱的格庇德君主便当即决定揭竿而起。不过阿尔达里克也并非有勇无谋的莽夫,他深知匈人的军事力量尚未削弱,只靠格庇德人自己去单打独斗会很难获胜,所以早就开始寻求联盟对象。他主动联系东哥特人、鲁吉人、苏维汇人、赫鲁利人和斯基尔人等势力以及并不属于日耳曼系的阿兰人和萨尔马提亚人,因为同样深受匈人剥削之苦这些部族内部也存在程度不等的仇视情绪,于是迅速组建起一个针对匈人及其支持者的泛日耳曼同盟。
(三)年夏季双方在潘诺尼亚境内的尼达奥河爆发决定性战役,匈人军队由大王子埃拉克指挥,几乎是全部由各类骑兵组成。匈人因为失去日耳曼诸部的加持使得全军规模骤减,即使加上部分还支持他们的阿兰附庸总计都不会超过2万人。相比之下以格庇德人为首的泛日耳曼同盟军则完全具有数量优势,而且兵种齐全,可以让参与者都各司其职地进行协调作战。东哥特人与斯基尔人就很擅长重骑兵突击,赫鲁利人的轻骑兵机动也堪称日耳曼一绝,剩下的格庇德人和鲁吉人则坚持步兵结阵的古老传统。因此阿尔达里克把他们部署在最前排位置,两翼均是以东哥特和斯基尔人为主的重骑兵提供护持,至于轻装的赫鲁利骑手则很有可能被其当作预备队使用。
格庇德国王阿尔达里克
战斗开始后性情急躁的日耳曼骑兵抢先冲锋,在第一时间就遭到对面的阿兰具装骑兵阻遏。阿兰具装骑兵有着不逊于东方同行的骑术,日耳曼骑兵却和胯下坐骑都却少重装防护,很容易成为对方的攻击目标。再加上匈人骑射手的远程火力攻势,开战未几便损失大量马匹。一些失去战马的苏维汇人只得继续步行搏杀,随即落入非常危险的境地。不过日耳曼联军人多势众,根本没有步兵支持的匈人显得后劲不足,随着双方骑兵的厮杀陷入僵持。由格庇德人与鲁吉人领衔的步兵也开始奔赴战场,这些日耳曼重步兵大多数没有穿戴盔甲,但仅凭虎背熊腰的体魄也足以让匈人骑手叫苦不迭。与此同时居于后排的弓箭手也受命射击,阻止游牧骑射手的支援企图。日耳曼联军就凭借着轻重兵种的配合成功消弭掉匈人部队的些许骑兵优势,并逐步将战线反推回去。匈人因数量劣势而左支右绌之际阿尔达里克将留作预备队的赫鲁利骑兵派遣上场,这支轻装上阵的生力军成为压垮匈人武装的最后一根稻草。尽管以埃拉克为首的匈人贵胄拼死抵抗,但势单力孤的他们还是因无法承受压力而彻底崩溃。许多四散奔逃的阿兰骑兵还因慌不择路而自相践踏,造成比交战时还惨重的伤亡,包括王子在内的上万名骑士丧命,阿尔达里克则趁势把对手全部赶出匈牙利大平原方才罢休。
5世纪的日耳曼重骑兵
(四)战场的硝烟散尽时那个曾让西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都为之色变的匈人帝国便不复存在,留下的富庶领地被革命成功的日耳曼诸部瓜分。其中东哥特人收获沿多瑙河岸分布的潘诺尼亚弧形地带,斯基尔人和鲁吉人等日耳曼部落也纷纷攻下匈人王帐附近的肥沃平原,至于始作俑者格庇德人则如愿以偿地拿到特兰西瓦尼亚,他们的王国还将在此延续一个世纪。匈人并不甘心彻底退出喀尔巴阡山脉以西,他们在短时间内仍有余力不时征讨叛乱者,将不少日耳曼小部落严格管控起来。但尼达奥河之战的失败将落在广大蛮族头上的枷锁也被打破,并提前预示匈人种群的完全消亡。此战还对暮年的西罗马帝国有深刻影响,由于失去了匈人震慑众多散居西帝国境内的半独立蛮族都不用再有所顾忌,原本尚可苟延残喘的拉文纳*权便在20年后遭雇佣兵首领取代。至于获胜的格庇德人等日耳曼部族才刚刚开始享受战胜者的*治红利,未来的半个世纪他们会把红旗插遍整个西地中海,至此蛮族制霸的时代才算是真正到来。
帝国瓦解
年阿提拉骤逝,曾经称雄一时的匈族帝国在失去强有力的领导人后面临着崩溃的边缘,异族的奴隶纷纷起来反抗,不同的派系为了争夺统治权而激战不休。匈族帝国最终由于汪达尔人部落等新敌人的入侵而灭亡,从历史的长河中消逝不见。阿提拉死后他的后裔退至顿河口,不久分裂成两部,即库特利格尔匈奴和乌特利格尔匈奴(曾经与西突厥可汗达头联手围攻克里米亚的刻赤),他们互相攻击,最后存在至保加利亚人到南俄时期。保加利亚人被认定与库格利格尔匈奴有关,因为他们是楚瓦什人的祖先。年阿提拉死后匈人退到匈牙利一带,后来又往东退到乌克兰的西南部。其子艾拉克在南俄草原顿河一带活动,这时候东罗马史料中已改用保加利亚国来称呼艾拉克的*权。另外有少量的匈人邦族彻底消失在异国,在西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的军队中有不少匈人服役,大多驻扎在北叙利亚、北非与南英格兰地区,有几个匈族部落随西哥特人进入法国与西班牙,有一个匈族部落随东哥特人进入意大利。匈人在欧洲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但他们的帝国是短命的,他们的帝国很快被瓦解后整个民族也消失在欧洲的历史和文化当中。匈人促成欧洲历史的发展,他们把丛林里的日耳曼人推上历史舞台,并与后者一起摧毁罗马人的时代。帝国的历史消失后多元化的封建国家*治开始,一个几乎延续的欧洲国家的主要划分格局就此形成。
#世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