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黑龙江日报」
□文/摄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杜怀宇
年9月29日,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绥芬河片区正式揭牌运行。两年来,作为国家首批在沿边地区布局的自贸试验区,百年口岸绥芬河再次焕发勃勃生机。
绥芬河片区的启动建设,为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提供了全新平台,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两年来,绥芬河片区紧扣“打造一个窗口、建设四个区”发展定位,主动对标先进自贸试验区和国际经贸规则,以“创新驱动发展,自贸引领未来”为主线,立足推动“贸易”“产业”“合作”“服务”四个转型探索实践,着力打造沿边特色鲜明,更具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自贸片区。
如今,绥芬河片区吸引和集聚了全市78%的企业,为全市贡献了73%的税收和91%的贸易额,片区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户,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探索
聚焦目标定位探索新模式新路径新通道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绥芬河片区立足国家确定的发展定位,释放对俄、沿边、口岸的特色优势,积极承担好服务国家沿边开放、促进龙江振兴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升级的改革任务。
探索深化对俄开放合作新模式。绥芬河片区强化“自贸区”与“自由港”融合发展思路,15家企业入驻俄远东自由港和超前发展区,引导企业在俄投资70个项目、7个境外园区,涉及农业、林业、渔业等领域。实施“单边试验+嵌入发展”,以自贸试验区为引领的7个国家级园区与境外园区形成跨境多区联动多产融合新模式,木材、粮食、中药材等跨境产业链逐步形成。支持境外企业“引进来”,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形成资源境外储备、口岸回运、落地加工的中俄跨境产业合作供应链。
今年1至8月,绥芬河片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84.41亿元,占全省自贸试验区的52.4%。
探索畅通跨境物流运输新通道。发挥跨境物流通道战略前沿和桥梁纽带作用,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运营“哈绥俄亚”陆海联运班列,服务“中欧班列”,开通莫斯科至绥芬河“中俄直列”,启动哈萨克斯坦至绥芬河“互贸专列”。借助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等港口,实现通海达洋,与国内16个沿海港口建立了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体系,畅通了龙江出海口,协调推动俄罗斯海关深化内贸货物跨境运输通关改革,将原有“二次申报、二次验放”改为“一次申报、口岸放行”,与太仓海关合作,做到单证一致、关封完好、重量一致可直接快速放行。
探索促进沿边口岸发展新路径。以两个国家级一类口岸为支撑,全面增强对外开放、对内集散能力,扛起“打通内循环、畅通外循环”的口岸担当,口岸过货量占全省陆路口岸90%以上。绥芬河机场通航后,将构建起集铁路、公路、航空、陆海联运一体化的口岸集疏运体系。获批全国首批进境粮食指定口岸,拥有猪肉出口和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肉类、整车等进口资质。探索中俄车辆联检快放新模式,信息采集备案时间由原来30分钟缩短到2分钟,车辆查验通关时间由原来的10分钟缩短到30秒。
突出制度创新深化改革闯新路
创新
两年来,绥芬河片区围绕服务国家沿边开发开放,加快探索制度创新。目前,全国改革试点经验在绥芬河片区复制推广率达98%,全省总体方案试点任务实施率达%;累计探索形成83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19项为全国首创,23项入选省级创新实践案例。绥芬河片区聚焦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国际化、管理现代化,深入探索改革创新,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和系统集成改革,一个个“首单”“第一”在绥芬河片区成为现实,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沿边开放提供了新经验新模式。
27项创新成果让贸易通关更便利。通过实施预约通关、快速放行、上门验放、开辟绿色通道等通关方式,推动我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创新建立通关环节自主备案、自主申报、自主核销、自主缴税、简化海关核准手续等制度,通关效率提升67%。
推行濒危物种允许进口证明书云端办理,绥芬河进出口企业对《出口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或者进出口中国参加的国际公约限制进出口野生植物审批》、《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允许进出口证明书》的需求每年约余份,创新举措实施前,这些审批事项企业需要到哈尔滨办理,耗费大量财力人力,如办理不及时就会导致进口企业木材到达口岸后无法进行正常报关,造成木材压站,产生仓储费用的同时也影响了企业的销售。为解决企业难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驻黑龙江省专员办(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黑龙江办事处)在绥芬河设立办证室,深入一线为企业服务。开展濒危物种允许进口证明书云端办理工作后,企业只需在网上提交材料,省林草局、省专员办(省濒管办)就可在网上受理审批,各自网上办结时限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压缩为5个工作日,两项审批事项无缝对接,大大节省企业办证时间,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21项创新成果让投资准入更自由。绥芬河片区建立了外商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行“容缺式审批”“一枚印章管审批”等商事登记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了一半时间,企业开办“照、章、银、税、金、保”6个环节一日办结,最大限度让企业和投资者办事“不出区、不出市”。
探索“一照多址”登记改革,实现了企业住所与经营场所分离;开通“绥东两城一体化”商事登记业务,实现了绥芬河、东宁两地线上线下双轨同步发照的功能;创新了项目环评审批公示同步受理新模式,推动环评审批由“串联式审批”向“并联式审批”转变,从申请到完成审批,让部门对接代替企业跑动,审批时间压缩近1/3;开启“互联网+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新模式,实施不动产登记与商业贷款办理“一窗式服务”,试点银行变身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点,企业和群众办理抵押登记“只跑一趟银行,只交一次材料”,办结效率是传统办理模式的近10倍,大部分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从法定30个工作日缩短到2个工作日内办结,提速逾90%。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绥芬河市民盖括开设了一家物流公司,但不太了解营业执照办理流程,他在建设银行办理业务时,听说银行有领办营业执照的业务,他尝试了一下。很快,盖括拿到了物流公司的营业执照。这得益于绥芬河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建行、中行、工行联合推出的“*银合作”业务,这项举措推动了绥芬河片区内商事登记“多点通办、便民利企”全面落地,实现企业开办“一次全办”。
19项创新成果让金融服务更多元。绥芬河片区从国际视角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在全国首次推出俄籍自然人及代理人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代理边民支付外汇服务,在全省率先办理了中方代理人代办开卡业务;创设黑龙江地区首例木材经营信用贷款,有效解决了木材贸易企业不能提供有效的抵押物、申请贷款难度较大的问题,助力中俄林业产业合作;创新实现“涉农贷款远程审批异地放款”,开办了仓单、存货质押贷款业务,开通“金助民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