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联盟”号是久经战阵的“老将”,截至目前,已发射次,其中载人飞行任务次,而“神舟”飞船总发射次数是13次,包括货运飞船、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我们总共才发射了17.5次。不过,最近网上曝光的一组图片显示,“联盟”号的返回舱,小得有些出奇。
联盟返回舱这么小?
说实在话,以前小编知道“联盟”号返回舱,比我们的“神舟”返回舱要小一些,是有心理准备的,但没想到竟然小这么多,感觉它还不到一人高,只比我们从月球采样归来的嫦娥五号返回舱大一点(当然,这样的比较有些夸张了)。
联盟返回舱
神舟十三返回舱
嫦娥五号返回舱
实际上,这是在年4月17日,以立姿着陆在哈萨克斯坦大草原的“联盟”MS-17的返回舱,三个人挤在如此狭小的空间,真是过于亲密,据说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塞进第四个人。
原来是是联盟MS17
从数据上看,“联盟”号的返回舱直径2.3米,内部容积大约是4个立方米,可居住空间只有2.5立方米,表面积为17平方米。而我们的“神舟”飞船返回舱直径为2.5米,内部容积大约是6个立方米、可居住空间未知,表面积有21.7平方米。至于高度数据,目前双方都没有公开报道,但有资料说“神舟”返回舱的高度为2米,而“联盟”MS的估计不到2米。两者在视觉上的差距,甚至比数据上的更大。
放倒了看,也不是太小
神舟飞船返回舱真的挺大的
说实在话,从视觉上的感受来说,“联盟”MS的返回舱,还不如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的缩比返回舱看起来更加高大威猛。注意了,小编说的不是直径相比“神舟”扩大了60%、吨位提升了%,容积增加了%的新一代飞船返回舱,而是它1比0.63的缩比返回舱。
不是跟这个超级巨无霸相比
而是跟它比
没错,早在年6月25日,我国就从海南文昌发射场二号工位,用长征七号遥一火箭,将新一代载人飞船的缩比返回舱送进了太空。同时升空的还包括“遨龙一号”空间碎片主动清理飞行器和“天源一号”在轨加注实验装置等等,这就是小编在第一段说的17.5次中的那0.5次(其实还有一个0.5次)。
新一代载人飞船缩比返回舱
包好是这样的
新一代载人飞船缩比返回舱试验飞行的主要目的,是获取返回舱飞行气动力和气动热数据,验证可拆卸防热结构设计、新型轻量化金属材料制造等关键技术,并开展黑障通信技术试验。它与年5月5日发射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防热大底被烧穿了?
1比0.63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试验飞行的返回过程,与以往的“神舟”飞船不同,是以弹道式返回的,也就是返回舱以最快时间和最短路径重返大气层,再入过程中不受地面测控系统控制。和以往的升力控制方式返回相比,弹道式返回落点散布范围大,约2万多平方千米,是以往“神舟”飞船返回舱落地精度的28倍。
回收缩比返回舱
即使是缩比的,也不小
但它也是飞船返回时一种必备的应急手段,比如在年10月21日,联盟TMA-10载人飞船,就因电缆受损,紧急沿弹道轨迹返回。而在年4月19日,搭载韩国女宇航员李素妍的联盟TMA-11载人飞船,也进行过弹道式返回,最终偏离预定着陆点公里。年3月16日,联盟TMA-01M载人飞船也沿弹道轨迹返回,偏离预定着陆点公里。“联盟”飞船返回舱的三次弹道式返回,每次均载3名宇航员,着陆地点虽偏离较远,但都取得了成功。
联盟TMA-11返回舱,真是不大
小编好像跑题了,咱们继续说回来,虽然“联盟”飞船的返回舱较小,但它次返回,仅有2次造成航天员死亡,其中丰富的经验是值得所有有志于载人航天事业的国家学习的。而且“联盟”飞船的落地也很精准,比如MS-17的那次,返回舱刚刚着陆,降落伞尚未接地,搜救直升机就已经飞到旁边准备降落了。
可以说那句话了:不能小看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