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能除根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37939.html14:52
看完电影想了解一下历史背景,发现背景比电影更加让人深思。
据资料:最早由战地记者瓦西里·科罗捷耶夫发表于年11月27日发行的《红星报》上,科罗捷耶夫听取第步兵师*委叶戈洛夫的建议,采访前线士兵,于第二天向《红星报》投稿,题为《莫斯科战役中的潘菲洛夫卫士》,其中有一段:“第五连的士兵,在指导员戴夫领导下,面对54辆德军坦克毫不畏惧,他们战斗到最后一滴血,消灭了名德军,击毁了18辆坦克,为增援部队的到达争取了时间”,步兵师的,“第5连”只占了一个章节,在这篇文章里没有战斗的时间跟地点。
发表后当时反响不大,后由《红星报》的高级记者兼编辑:克里维茨基年11月29日再次编辑发表社论《潘菲洛夫28位烈士的遗愿》,在发社论过程中他了解到一个不完整的连有30人,全部阵亡,其中有两个被战友击毙的逃兵他没写进去,因此他还跟上司争论过应该写阵亡多少烈士,是28人还是29人,上司认为逃兵两人太多,对时局影响不好,但在这篇有影响的社论里也没有28勇士战斗的时间跟地点。
后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注意到了这篇社论文章,斯大林需要一份关于“5连”28勇士的详细名单跟战斗时间地点,他想追授这28名烈士苏军最高荣誉-苏联英雄勋章。
社论作者克里维茨基再次深入一线阵地前线了解,发现科罗捷耶夫文章里最早提到的“指导员戴夫”并不存在,也没有战士知道28勇士的事,当克里维茨基了解到前线事实的同时,科罗捷耶夫紧接着又发表了一篇连续报道:“报道称:“指导员戴夫”是战士们亲切称呼他的小名,他的真名叫克洛奇科夫,同时提到战斗发生的时间地点:年11月16日,杜博谢科沃车站,步兵团的左翼",这篇连续报道发表后极大地鼓舞了红军的士气,各部队都用行动向28勇士学习。
杜博谢科沃车站年11月16日确实发生了战斗,由于科罗捷耶夫的连续报道对于当时士气的影响,当局明知28勇士事迹还不明确的情况下,确定把授勋名单从这天的阵亡者中选拔,也是这次时局情况下的授勋,留下了后来关于”28勇士“的一系列事件。
事件最开始于年5月,苏联内务部队抓到了一名逃兵,他提供的姓名和部队番号正是28烈士之一,据他描述:11月16日的战斗中他被炮弹震晕,醒来后部队已经撤离,他就加入了另一支苏军部队,当局让他签署一份认罪书,承认自己冒充英雄并且保证不再和人提起,后这名逃兵被关往惩罚营。
事件的第二次开始:年战争结束后,苏联在清算纳粹合作者时,又抓到了一名自称28烈士之一的人,他在年11月的战斗中被德军俘虏,后来回了老家乌克兰,为了生计当上了伪警察,军事法庭以叛国罪被判处他15年徒刑。
两次事件引起了时任苏联军事法庭审判长尼古拉.阿凡纳耶夫中将的警觉,他秘密将克里维茨基关押审讯,克里维茨基承认当时为了激励萎靡不振的士气,他虚构编造了大部分细节。
经后阿凡纳耶夫组织调查,“28勇士”还有四人幸存,其中两人那天医院,另两人短暂被俘后逃脱,战后他们生活在哈萨克和吉尔吉斯斯坦,尽管28勇士事件这次已经清楚,但斯大林跟苏联最高层对这份报告都选择了沉默。
事件的第三次开始:年由当*的勃列日涅夫提起,他对于28勇士的真实性发表文章,始于一些媒体作家质疑28烈士的真实性,并怀疑当年报道中的战士跟5连指导员说的话全部是捏造的,勃列日涅夫称:说指导员戴夫那句“苏联很大,但我们无路可退,身后就是莫斯科”也是编造的,这是对全体苏联人民无耻卑鄙的污蔑!“,此后媒体集体收声。
事件再次提起于:年俄罗斯国家档案馆馆长公布了年苏联军事法庭的调查报告,但很快也被撤销,之后关于质疑”28勇士“真实性的报道或者文章都是同样的结果。
看完众多史料评论,其实我也短暂地陷入了一种对于事情真实性的纠结当中,思前想后认为,我对于事情真实性的追求没有错,对于因时局而生起的精神报道跟宣传也不反对。
在和平年代的社会中生活,在吃穿住行,安全都不需要考虑的环境当中,因为一起历史事件的真伪想探究它的答案,我可以去想事件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不应该去质疑它对于现实时局的影响,毫无疑问事件报道对于当时时局是完全有利并健康的,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比如当前俄乌克局势,我应该支持的是正义的一方,一个有着民族信仰和家人的一方。
比如像电影中的台词”战士A:我们为了伟大的苏联而战,战士B:可我们是哈萨克斯坦人,A:对,我们来自哈萨克斯坦,但我们难道不是苏联吗?,B:对,我只是开个玩笑,我们都是为祖国苏联而战“。
再比如战士跟指导员:”战士:我知道了,什么人跑到别人的土地上了?那就是德国,他们来抢我们的土地。
指导员:你说的对,世界是有法律和秩序的,除了秩序,还有祖国。秩序是不能和占领共存的,几个世纪以来,生活给世界留下了秩序,却不是祖国,祖国在哪里,由法律秩序来规定,经过法律规定的土地才能叫祖国,而只要祖国在,世界才有秩序。
战士:那人又是什么呢?
指导员:人就是会说一种语言,生活在这土地上的某某某。
我也不反对也不反感对于真假的想法与评论,那是自由,如果一切都能分出对错,那战争从何而来,生而为人自当有为之拼搏和牺牲的精神,“他”是如此,“我”自会这样。
我说过我也有过短暂的纠结,那是因为我在同一种文字上看到了跟我认识不一样的评论或者思想,这些文字确实有些让人难过,但我说过:那只是短暂。
如:这就是宣传的作用,战争期间很有用。但是和平时候应该在一定的年限后解密,还历史本来的面目。一个谎言往往需要很多的谎言来掩盖,而掩盖更多的谎言又需要更多更多的谎言,当谎言太多后大家对这个历史是不相信的,不论是真是假。
如:假定所谓拆穿谎言的真相是真的,人死战不退,“不按照任何规则进行战斗,他们极为狂热,从不投降,不畏死亡”,只有25人幸存(包括伤员),那也是一直极其英勇惨烈的英雄部队英雄战斗。你有什么资格装圣母?
如亲自经历者:没有人能理解战场上的残酷;一位张姓归国华侨,曾经谈起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残酷的现实,眼泪不住流出……。一支百十来辆车队,向前线送军火途中,在不到50km一段德国封锁道路途中,先后遭到三次空袭,一次远程重炮拦阻射击——十几架德军战斗机拍成一线,冒着高射炮和数百只冲锋枪的射击,前面的炸成一团火焰,后面的继续保持队形俯冲攻击。
最后引用一个网友的一句话:最大的真相是潘菲洛夫步兵师有名烈士,名勇士,最大的真相是这个故事激励了千千万万苏联官兵度过了年哪个民族危亡之际的严酷寒冬,为什么总和这28个人过不去?莫非6位侥幸生还的战士全部死掉才是完美结局?
是的,我们总是忽略了背后真正的真相,总是在追逐那个点的片面真相,我们总是去注意因战争而牺牲的不管那方战士,以此来抨击战争,然后指责先起而战的一方?我们是否忽略了有些战士的牺牲是为了保护战争中的无辜平民,是不是忽略了先发起战争是因何而先起,还有究竟是谁先发起的战争?。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