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陕北人赶牲口的指令和欧洲一样?原创老郭老郭说史-07-:00发表于山东老郭发现,陕北人赶牲口的指令和欧洲一样,如:让马、驴前进,是“噢”,或“啾,啾啾(发臭音)”;停止是“哇——”,很响亮。而中原赶马车,前进是“驾!”,停止是“吁——”。让球、铁环、桶、西瓜等停止滚动,陕北和欧洲也一样,舌尖颤动,发“得儿、得儿”;或嘴唇颤动,发“嘟、嘟”。小时候,我们天天到山上挛(luàn,找)草,筐子从山坡往下踼(tàng,滚落),我们就“嘟、嘟”,或“得儿、得儿”,希望它停下来。tàng铁环。陕北和欧洲相隔万里,为什么这些指令完全相同呢?大家想过没?其实,坚持读“老郭说史”的朋友知道,古匈奴人来自中亚,就是今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那地方,他们通过欧亚草原之路,来到西伯利亚、蒙古高原,然后南下,翻越阴山,渡过黄河,来到陕北。古匈奴人是草原民族,天天和动物打交道,陕北人今天赶牲口的指令,正是古匈奴人带来的。而古匈奴人没有进入中原,这些指令就没传到中原,所以中原驾车的指令是“驾!”“吁——”,和陕北不同。老郭还发现,在中国电影里,匈奴人、蒙古人、突厥人、鲜卑人等草原骑兵,赶马发出的指令是“qiú、qiú”,也是错误的,应发“啾、啾(chòu)”。另外,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高中课本把“啾”标音“jiū”,也是错误的,应该发“chòu”。发“chòu”和前面黑山头的“头”还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