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乐家胡军文艺气息十足,还原冼星海传 [复制链接]

1#
音乐没有国度,音乐家是国家的力量。由西部暖流派导演西尔扎提·亚合浦执导的电影《音乐家》再现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传奇经历,而出道以来一直以硬汉形象征服观众的胡军,此次变身文艺音乐家,气质演绎带给观众别样感动。《音乐家》讲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因战争原因滞留在哈萨克斯坦的冼星海身处异乡,却依旧心系祖国的传奇经历。身负祖国重任、在战争中与祖国失去联系,几经辗转来到阿拉木图的冼星海得到作曲家拜卡达莫夫的救助,并与哈萨克斯坦人建立深厚友谊,他创作的《阿曼盖尔达》为哈萨克斯坦人带去了力量,在冼星海最后的时光里,一首《黄河大合唱》更是倾注了全部的心血,鼓舞着祖国战争中的人们。说起胡军,我们想到的更多的是热血硬汉形象,《天龙八部》里顶天立地的大侠萧峰,《开罗宣言》里的情报专家石剑锋,《影》里生性骄傲的战神杨仓……这一次的新身份赋予胡军更多的文艺气息,小提琴、钢琴、指挥棒,配合一身文艺装扮,无处不在的音乐更是烘托着胡军的文艺范,这样的胡军,真的很令人期待!而胡军也在首映中表示,“拉小提琴”这件事具有挑战性,重拾小提琴,也希望用更专业的表演带给观众好的体验。说起电影情节,胡军在首映中表示,有两个地方让自己印象深刻:一个是当冼星海离开达娜什家,小女孩卡利亚在雾蒙蒙的街道上伤心的唱着自己教的歌谣,这种心灵上的冲击令自己感动;另一个是冼星海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为祖国演奏歌曲,相信不论多么遥远,祖国一定会听到。我们熟知《黄河大合唱》,也更应该熟知这样振奋人心的歌曲背后的人和故事,在慌乱的战争年代里,在冼星海先生滞留国外的五年里,那种拥抱祖国的渴望,是最为热情的爱国之心,电影带我们重新回到那个时代,也让我们重新感受音乐家的情感。在与现场观众的交流中,大家表示很多镜头给人强烈的冲击,瞬间的总是会有瞬间的情感喷涌而来,忍不住落泪。《音乐家》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首次合作拍摄的影片,其背后的真实故事源于哈萨克斯坦的卡利亚与中国冼星海女儿冼妮娜时隔二十年的万里重逢,那段基于父辈们的友谊,需要下一辈的接力,这也见证了中哈之间深厚的友谊,战争带来了苦难,可是我们依旧勇敢,音乐没有国界,音乐家有祖国。《音乐家》用了五年的时间拍摄,参与人员达2万人,其制作规模打破多项电影制作记录,导演、制片人用自己的坚持表达着对音乐家冼星海的敬意,演员胡军用专业的演技传递着音乐家的情感,悲歌当泣,远望当归。有人说国产片没市场没救了,其实并不然,在小编看来,那都是因为没给优秀的国产片一个机会,即使拍得再好,一个排片就可以抹杀,而这部《音乐家》值得更多的电影院去支持,多给这样优秀的国产片一些机会,因为我们需要记住这样的故事,也需要重温这样的记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