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末“冷战”成为了世界的主色调,核武器也是美苏之间的底牌,核武器在众人的印象里,只有战争带来的荒芜和痛苦。
可无人想到,苏联竟然将核武器玩出了花样。上个世纪60年代左右,苏联工人正在为开采油气田如火如荼,可谁都没有想到这个油气田发生了火灾,一场巨大的灾难悄然来临。为了灭火,苏联当局想到了无数种方法,可终以失败告终。
两年的时间里,这场大火越来越嚣张,而苏联部长用一颗核弹解决了一切,这背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冷战盛行,大国之争
—年期间,人类经历了规模空前的第二次世界战争,在世界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之后,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随着战争的结束,国际力量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以美苏对抗的两级局面。
苏联虽然在战争中元气大伤,但靠着天然的优势和一系列国际力量的支持,很快成为了战后世界上的一个力量中心。
而美国则成为了二战中最大的赢家,由于本土远离战场,没有受到战争丝毫的破坏。在战争结束的时候,美国的国防预算超过了亿元,建立了世界上最庞大的空军和海军,而且有着遍布各大洲的多个军事基地,自然而然成为了另一个世界力量中心。
世界力量中心的确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也为美苏冲突走向冷战创造了条件。上个世纪40年代中后期乃至90年代初期,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他们为首的两大集团在一系列方面处于一种竞争状态。
冷战不仅具有传统大国利益冲突的实在内容,例如在经济、政治方面的竞争,还有明显的地缘政治与战略特点,尤其最主要的是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战后,二者的利益明显相悖,双方为实现国家利益而采取的政策是相抵触的,这其中军事科技方面的争先战是二者竞赛的一个主要内容。各种战略和战术武器都会由于新技术的应用而换代。
起初,苏联的战略导弹略超前,可等美国恢复经济之后,迅速在此方面进行研究和发展。苏联除了在军事科技方面和美国你追我赶,还在人造卫星方面领先美国。
熊熊大火,无可奈何
在军事竞争方面,苏联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状态,为了确保军事方面顺利发展,苏联对于资源方面很是重视,油气田的开采更是家常便饭。而关于油气田的开采,苏联创造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壮举,这一举动让苏联的核爆炸科技走到了世界前沿地位。
乌兹别克斯坦因为资源丰富,一直是苏联主要的天然气产区,年在布拉哈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油气田,这里最著名的油田是urta-bulac。本来一切正常的油气田,却在60年代的时候成为了一片火海,不论谁提起它,都是皱起眉头直摇头。
这一切,都要从年说起。
年12月1日的时候,苏联派人在这里开采油气田,可他们没有等到收获的喜悦,而是看到了深不可测的井底冒出了红点,这绝对不是幸运的色彩。
于是施工的人员立马逃离现场,果不其然那个小红点变成了粗大的火焰,这个火焰飞速融化着气井周围的岩石,现场顿时一片混乱。
这束火焰靠着恐怖的攻击猛势被称为“地狱火焰”,而布拉哈油气田着火的事情也被苏联当局知晓。在专家研究之后,给出的结论是,井底产生了巨大的天然气排放,进入了压力异常高的岩井之后,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燃烧火炬,高达70米。
但这也不是它突然爆发的原因,专业进一步询问施工工作人员,想要从他们的言语中找到一些细节,在施工人员的话语中,专家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当时他正在使用钻井设备进行活动,手下似乎有什么东西,一开始他并没有在意,毕竟这种事情他经历了很多次。
可奇怪的是,过了一会井底出现了一些不明的气体,他害怕是岩石中带有的有毒的化学气体,于是立即让工人用火烧掉。
这个细节让专家明白了一切,他们碰到了一个压力非常大的岩层,在钻开的那一刻里面携带的天然气便泄露了出来。
至于那些不明的气体,正是最初外泄的那一部分气体,在与明火接触之后,地底下的天然气开始迅速扩大,在高压的挤压下形成了火柱冲出了表面。
由于天然气的供给,因此这束火炬不会自己枯竭,也不可能用通常的方式来熄灭它,也就是说“水”根本无法熄灭这熊熊大火。人类的力量在它面前显得微乎其微,在极端高温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在米的范围内接近它。
可这束火炬似乎也没打算“安生”,钻井的平台倒塌了,井口的防护钢筋完全被摧毁,周围的建筑也成为了这场大火的“养料”。火势越来越大,苏联当局也是想尽各种办法,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这场大火就这样持续了3年之久,周围的地区早已成为了一片焦土,更重要的是经久不断的天然气,预估耗费了苏联几十亿。冷战氛围如此严峻,任何一点变动都可能成为失败的导火索。
根据当时的消防队长回忆,任何可能被点燃的东西早已被烧毁,如今这片土地就是“死热”的土地,没有任何地方给活的生物。晚上成群的候鸟和昆虫纷纷进入了死亡的火焰当中,即使相隔很远,动物的行为也发生了变化。
他们唯一想到的的解决方法就是用推土机将沙子铺满周围,可这样的方法又能维持多久呢?面对不可能自然熄灭的大火,苏联当局究竟会怎么做呢?他们如今的一举一动都被国际局势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