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80416/6169886.html旧的时代正在远去,新的人物正在登场。或许,这句话正适合描述今天的中亚。近30年前,苏联解体拉开该地区漫长的“强人政治”序幕。时光荏苒,列国演变,今天,除塔吉克斯坦外,中亚各国都已更换最高领导人。在曾经的中亚强人中,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是最具影响力的一个。今年3月,纳扎尔巴耶夫突然宣布辞去总统一职,3个月后,这个草原之国开启了第一次“强人”不在候选人之列的大选。延续,抑或变革,还有社会上萌生的对转型的星星点点渴望,以及中亚更加开放的步伐,到底什么才是这个时代的主题?《环球时报》记者日前走进努尔苏丹,见证处在转变中的哈萨克斯坦。
纳扎尔巴耶夫——不在选票上的“主角”
刚刚过去的6月9日,对许多哈萨克斯坦人来说是生命里值得铭记的一天:在过往漫长的约30年里,纳扎尔巴耶夫这个名字第一次没有出现在他们手中那张小小的选票上。对许多年龄稍大的哈萨克斯坦人来说,上一次经历政治权力的更迭,已经要回溯到苏联解体的时候。
迷茫和担忧,不舍与怀念,还有对社会变革热切的渴望——这位“中亚巨轮”掌舵者的“退隐”,使得哈萨克斯坦不同群体的不同情感交织在一起,让这个夏日变得五味杂陈。不过,没有人会否认,即使不再亲自参选,纳扎尔巴耶夫的身影对于这次大选和这个国家来说依然无处不在。甚至对于一部分人而言,与其说这是一次决定纳扎尔巴耶夫接班人的选举,不如说是一次对这位哈萨克斯坦“国父”的集体回忆告别之旅。
纳扎尔巴耶夫
奥扬诺夫(化名)至今还模糊地记得二十多年前他亲眼看到纳扎尔巴耶夫的经历。“那时我还只有六七岁,是个不懂生活更不懂政治的小孩子。当时我所住的小区刚建好,市长陪着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来考察。”投完票后的奥扬诺夫对《环球时报》记者回忆说,“我只记得那时我们很开心地等待着总统到来,而他就像一个超级明星一样,一下车就被团团围住,大家抢着和他握手。尤其是很多女性,一看到他就兴奋地叫喊起来。”
在这个日子回忆起纳扎尔巴耶夫的,更有参与此次大选角逐的候选人们,哪怕是那些不像新总统托卡耶夫那样被认为是他“钦点接班人”的候选人。拉赫姆别科夫是哈萨克斯坦“阿吾勒”人民民主党推出的总统候选人,投票日两天前,他在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自己的执政纲领时,突然谈起纳扎尔巴耶夫。“今年3月他宣布自己即将退休的那一天,我在脸书上发了一段短短的文字。我赞扬他是一位智者,迈出了勇敢的一步。我认为,再怎么高度评价纳扎尔巴耶夫在哈萨克斯坦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也不过分。”他感慨道。
就连《环球时报》记者所在的哈萨克斯坦首都——更名不久的努尔苏丹,在它还叫作“阿斯塔纳”时,就是一座带有纳扎尔巴耶夫深刻烙印的城市。这位“后苏联时代”的政治强人从零开始兴建了这座世界上最年轻的首都,并让它成为中亚最现代化、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在他亲手规划下,各种前卫现代、风格各异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城市中轴线上最显眼的建筑、承载了哈萨克民族精神的巴伊杰列克观景塔,甚至被传说灵感来自于总统在一张纸巾上绘制的建筑草图。更不要说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跟纳扎尔巴耶夫有关的元素随处可见,无论是以总统名字命名的街道,还是关于他的照片和海报。
“就像人一样,城市也有自己的命运”,纳扎尔巴耶夫曾在他撰写的一本关于阿斯塔纳的书中写道。无论接下来哈萨克斯坦的命运走向何方,纳扎尔巴耶夫都将是其历史上浓重的一笔。
变革背后——“正在学习”的草原之国
如果仅仅因为对纳扎尔巴耶夫在哈萨克斯坦历史上所扮演角色的肯定,就武断地认定哈萨克斯坦接下来依然会“一成不变”,那看待这个中亚国家近年来政治与社会发展进程的目光就未免太简单化了。
独立之初,外向型能源出口战略曾创造出哈萨克斯坦经济腾飞的奇迹,然而,近年来国际油价的波动使哈萨克斯坦在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模式粗放、市场化程度不高等方面的弊病日益凸显。经济增长的疲态和民生改善步伐的放缓,导致纳扎尔巴耶夫所领导的执政党“祖国之光”的长期执政和腐败问题成为人们诟病的焦点,越来越多民众,尤其年轻人开始渴望变革。
大选期间,哈萨克斯坦的一个投票点
30岁的阿雅就是其中之一。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苏联解体后,当人们面对“空荡荡的货架”时,哈萨克斯坦正确地建立了市场经济,并成功地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50个国家之一。但进入21世纪,哈萨克斯坦的政治和经济模式几乎没再有任何变化,随着问题越来越多,“我们意识到,如果没有政治改革,想要创造一个发达经济体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政治改革的前提就是人事变革”。同样让阿雅不满的,还有政府曾经为世博会分配太多预算资金,她认为举办这样的盛会对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并没有太大好处。
在奥扬诺夫看来,人们对纳扎尔巴耶夫这个“慈祥而有魅力”的政治家的看法在年前后出现一个“分水岭”。“年油价较高时,哈萨克斯坦人基本都挺有钱,社会(保障)也不错,当时没人留意到腐败及其他问题。但紧接着,油价下跌,社会、经济、政治问题都显现出来了。”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尤其是执政党的腐败,我认为已经到了很严重、很明显的程度了。”
在这样的社会情绪下,大选让部分人看到了更多变革和政治开放的可能性:比如,被很多人认为是“经验丰富的反对派政治家”的阿米尔詹·卡萨诺夫,也被允许登记为总统候选人,他后来赢得约16%的选票。据“德国之声”报道,连卡萨诺夫都对自己被允许参选“感到惊讶”,并认为这是政府希望表明它正在朝着更大的政治开放迈出某种步伐。
哈萨克斯坦工会联合会党也推出自己的总统候选人。党主席巴赫特说,这次竞选是一个机会,可以为批评政府的声音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选举期间,政府相对更‘脆弱’,更易于接受批评和不同的声音”,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有助于解决那些在过去多年间一直无法得到解决的问题。
在政治转型背后,也能看到社会心理变化及民主进程的推进。杜森贝科娃在一个非政府组织中工作,致力于推动公民自发成为监督选举过程的志愿者,鼓励并“教授”候选人主动接触选民。“哈萨克斯坦的竞选机制还很不成熟。这是很自然的。以前,对首任总统的尊敬几乎流淌在我们的血液和基因中,这次大选使我们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当然,这也让许多人有些无所适从。”杜森贝科娃说。
哈萨克斯坦正在发生的一切也为整个中亚增添更多变革气息。在不少人眼中,中亚以拖沓的改革和缓慢的发展速度而闻名,但近几年情况变了。3年前,乌兹别克斯坦发生权力更迭,新总统开启了一项宏大的改革计划,包括反腐、改进政府治理、推动经济市场化改革等。最近,哈乌两国甚至在商讨中亚版“申根签证”——“丝路签证”,方便地区内及与外界的往来。这让英国《金融时报》不禁感叹:“不久前,中亚国家还在沿共同的边界线挖壕埋雷,现在却计划建立一个欧洲式免签区。”
稳定与改变之间——新掌舵人要有“灵活身段”
对这次大选,哈国内看法不一。在奥扬诺夫看来,这次大选的结局并不太让人满意。他和一些哈萨克斯坦人渴望更“激进”的变革和更多新鲜面孔。“我觉得一切都没有变,所有参选者都是政府的‘自己人’”,他说。
从目前情形看,激进的变化并不会发生,“平稳”是哈政府在这次权力更迭及未来国家发展中所追求的最重要目标之一。该国政治分析人士塔加特·卡利耶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作为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纳扎尔巴耶夫依然保留着对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力,尤其是事关人事任免、内政外交方针和战争与和平的决策。
“这不意味着他不愿意交出权力,而是为了避免重大失误、保证权力交接过程中国家稳定而做出的选择。”卡利耶夫认为,纳扎尔巴耶夫正在有意识地避免对国家事务做更多干涉,“逐步远离政策决策中心”。
对于哈萨克斯坦两个最重要的邻居俄罗斯和中国来说,这是一个积极信号。在纳扎尔巴耶夫当政期间,哈萨克斯坦与这两个大国同时保持着紧密关系,而两国也在哈能源、基建等领域有着巨额投资。或许,这也会打消另外一些民众的不安,比如渴望变革的阿雅,她不希望哈萨克斯坦的货币坚戈出现剧烈波动,“因为那会影响普通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在3月纳扎尔巴耶夫宣布辞职时,一些哈萨克斯坦人由于担心发生混乱,连夜前往货币兑换处排队,要将手中的坚戈换成美元。
游走于稳定与变革之间,新总统托卡耶夫面临的挑战不轻松。除了政治谋略与智慧,他还需要一个“灵活柔软的身段”,来调和哈各界越来越复杂的利益与诉求。或许,曾经在大国间游弋平衡的外交部长经历有助于他做到这一点。
对此,阿雅有信心。她对《环球时报》记者回忆起自己幼年时跟托卡耶夫的一次“直接接触”:年,当时阿雅三四岁,她的父亲曾在外交部工作,因搬迁新居而邀请托卡耶夫到家中吃饭。“我的父母很羞愧,因为家中太简陋了,除了壁柜和一只电灯泡,其他什么都没有。但托卡耶夫很平易近人,他甚至没有注意到这些,他还开玩笑问父亲,为什么不让正在准备晚餐的母亲一起坐下吃饭,‘难道你要像那些守旧的人一样把女人关在屋子里吗?’这句话说完,大家都笑了。”
“我认为趋势是积极的。虽然托卡耶夫会继续纳扎尔巴耶夫的大政方针,但他毕竟是一个新的‘掌舵人’,会带来新的方法和想法。这是发生在现代社会里的正常现象。”阿雅说。
本报赴哈萨克斯坦特派记者白云怡